美文网首页读书
金侬电影随笔(字上观影)系列: 成长

金侬电影随笔(字上观影)系列: 成长

作者: 金侬老骨头 | 来源:发表于2022-06-01 17:17 被阅读0次

    题记:

    谨以本文献给正在过六一儿童节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

    成长

     ——《四百击》

           文/金侬

    编导:弗朗科依斯·特吕弗

    主演:让-皮埃尔·利奥德

    获:1960年奥斯卡奖最佳编剧、一九五九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

    许多年前我在法国电影回顾展上看过这部影片,当时它并没有给我留下什么特殊的印象。

    后来,时常看到有人提到它。就在几个月前,我还看到一篇相关的文章用深情的笔墨表达了作者对这部影片的怀念和感动,这使我不得不重看了这张碟,结果,它像一支箭把我击倒了。

    通常大家都说文艺的永恒主题是爱情。依我看这话不全面,还有一个永恒的主题显然被人忽略了,它就是关于人的成长。此刻,我的脑中有关成长主题的文艺作品差不多就连成了一片。

    不说《阳光灿烂的日子》《青红》《孔雀》,撇去爱情,无非就是成长;那些年曾经风行一时的村上春树的小说,叫什么来着——《挪威的森林》,也是一个日本青年在回忆中追溯自己的成长;再往过去回顾,现代派作家乔伊斯,他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英国作家毛姆的长篇名著《人性的枷锁》,还有高尔基的成长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无一例外都在描绘人的成长……

    借用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的一句名言,我想说:幸福的成长基本相似,而不幸的成长却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听到了那么多不幸成长的哀歌,《四百击》就是其中一首。

    这是一部关乎巴黎少年教育和成长的影片。片中最打动我的是这么一个段落——

    主人公安托万在母亲的鼓励下,决心在作文上下一番功夫。他把巴尔扎克的像贴在墙上,并找来这位伟大作家的书认真阅读。作文课上,安托万在作文中采用了巴尔扎克式的描写,这当然使他的文章大放异彩。

    然而,这位平时一贯在学习上被老师看不上的学生,非但没有因为作文的进步受到表扬,老师反而武断地认为,他所以如此“突飞猛进”完全是抄袭和剽窃的结果,比写不好作文更显出品质的恶劣。即使有同学出来作证,老师也依然不改变他的成见。这样一来,安托万便落得了更悲惨的下场。为了躲避家长和老师的惩罚,他住到了同学的家里;为了弄钱糊口,他便去偷打字机。

    结果,家长把他送进了少管所,他因流浪和偷窃被收留。好端端一个差不多就要改邪归正说不定还可能成为作家的少年却成了少年犯,只因老师深怀成见的一句话。

    影片最后,安托万逃出了少管所。他一路奔跑的脚步又将带他到何方呢?

    家是不能回了。正是无情的家长把他送到少管所的,回家就等于自投罗网。学校也回不得。在认为他品行不轨,无可救药这一点上,学校与他父母的看法并无二致。于是,他的归属也就可想而知了。唯一可以想象到的,便是安托万重新偷窃和流浪,继续踏上不归路。一个说不定能够在文学上闪耀绚丽青春的少年,就这样被畸形教育和不负责任的老师毁灭了。

    我们都受过教育,等到我们成长以后,才懂得在被教育的过程中,哪些老师真正帮助过我们成长,哪些老师像《四百击》中描写的那样,缺少爱心,不懂教育,主观蛮横,从而断送了一个少年的前程。

    正面的例子反映在电影中现成的也有一部,那便是曾经在法国引起轰动的影片《放牛班的春天》。

    一群本该堕落的孩子,因为一位喜爱音乐的老师,他们的心中开始产生了向上的动力,甚至其中还诞生了杰出的音乐家。同样是老师,学生们的命运却绝然不同,可见老师在青少年成长的主题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

    我也经历过成长,当然也有过不少老师。我虽然没有安托万的堕落,但也有青春期的调皮和玩闹。幸运的是,我从小到大所遇到的老师,虽然也有水平不高而且乏善可陈的,但至少都没有给过我“四百击”,所以才有了今天这样的成长。

    ——原载《大众电影》杂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侬电影随笔(字上观影)系列: 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wx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