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是美丽的 ,六七月的莲花,没有人不爱的。无论是田田的出水很高的莲叶,还是像美人出浴的又红又嫩的荷花,人们都喜欢赞赏。莲既有形态的婀娜妖娆,又有颜色的明丽娇艳。“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还有“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咏莲的诗句多的不胜枚举,美丽的莲,美丽的芙蓉花,把夏季的炎热驱散,那淡雅的荷香更是沁人心脾,荷叶下脉脉的流水总让人体会到莲的柔媚。百亩荷花,成为很多地方的盛景,让人们流连忘返。李笠翁说“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它满足了人们对美的一切要求。
莲又是高洁的。周敦颐《爱莲说》深入人心。“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受淤泥的影响,挺直的枝干,洁净的花瓣,缕缕的清香,从精神上来讲是卓尔不群,天然去雕饰,纯粹而芬芳。所以很早的时候屈原就在《离骚》里边说“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苟余情其信芳”,追求自我的高洁美好,把芬芳的情怀寄托在美丽的荷花上。《古诗十九首》里的游子,“涉江采芙蓉”,把美丽的荷花赠给在远道的所思之人,表达浓浓的思念,传递因相思而产生的忧伤,触动了很多游子思妇的情感共鸣。莲又谐音“怜”,“莲子”就是“怜子”,是男女之间产生爱情的喻意。于是就有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的诗句,刻画出青年情侣热恋时嬉戏的场景。想想看,小舟摇啊摇,哥哥你坐船头,妹妹来采莲。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事,爱不够的你。荡到东,荡到西,荡到南,荡到北,永远不分离。荷花是美好的纯情,是忠贞的品质,能净化人的心灵,能崇高人的精神。
莲还是吉祥的。大雄宝殿中,佛祖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西方三圣的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也端坐在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佛座称为“莲花座”或“莲台”,佛国为“莲花国”;佛教庙宇称为“莲刹”“念佛之人称“莲胎”,佛眼称为“莲眼”,释迦牟尼的手称为“莲花手”。总之,莲与佛教结了不解之缘,佛教在很多地方都是以莲为代表,可以说莲即是佛,佛即是莲。年画《连年有余》中,画面上的娃娃“童颜佛身,戏姿武架”,怀抱鲤鱼,手拿莲花,取其谐音,“连年有余”,表达了中国传统民俗中的吉祥观念和“福”文化,寄予人们美好的愿望。民间订亲时会用长长的莲菜作为聘礼,并蒂莲是夫妻恩爱情深的象征。
莲是内外兼美的,既有高雅的外观,又有食用药用的功能。既是高洁的品质,又是祥瑞的代表,让文人骚客说也说不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