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艺术》基本是一本作品摘录集,作者是美国沃特伯格,2011年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内容主要是大师们对艺术的各种看法:有认为艺术即模仿、艺术即理想、艺术即情感交流、艺术即虚拟的等等。书中还有些部分读起来还不太好理解。我就选其中几个作为回顾。
一、模仿论(艺术起步)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都主张艺术就是对生活的模仿,但他们的观点还有分歧。柏拉图认为艺术使人失去理性,对人类进步不起作用;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能净化人的情感,特别是悲剧。
悲剧是对一种严肃、完整和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再现,它在其不同部分使用各种形式的、“装饰”过的语言,通过戏剧表演而非叙述的方式,激起观众内心怜悯和恐惧的情感,从而达到净化这些情感的目的。——《诗学》
他还对模仿进行分类:自叙、用角色叙、两种叙述结合。
二、情感交流论(艺术发展阶段)
托尔斯泰持这种观点。语言交流信息,艺术交流情感。他在《艺术论》中说:“艺术始于一个人意图向他人传达自己体会过的情感,并在心中重新唤起这份情感,再以某种外在标志表达出来之时。”
一旦作者体验过的情感将观众和听众感染,这就是艺术。
唤起心中曾经体验过的情感,然后借由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语言表达出的形象,使他人也能体验相同的情感一一这便是艺术活动。艺术是一种人类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一个人有意识地通过某些外在标志向他人传达自己体验过的情感,并且他人被这些情感感染,也体验着这些情感。
整个人类生活充满了各式各样的艺术作品,从摇篮曲、笑话、模仿、家庭装饰、衣物和器皿到教堂礼拜和庄严的游行,所有这些都是艺术活动。
从传递情感这个角度说,欧洲的行为艺术、现代艺术就容易理解了。
有些从狭义上所称的艺术,不是传达情感的整个人类活动,而是我们因为某种原因从中挑选出并赋予特殊意义的那一部分,就像中世纪的宗教艺术。
三、虚拟论(当代)
概念艺术家道格拉斯·戴维斯(1933一)认为,当今的数字化时代催生的虚拟世界,提升了艺术气韵存在的可能性。
数码技术不仅能让我们每个人精确复制原件,也能让我们根据个人偏好提升原件。取代蒙娜丽莎和其数以百万计的复制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在电脑屏幕上改变它。其结果是,制造出来的产品不仅仅是机械复制品,同时也具有原件的生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