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菊花展又在家门口举办。我听从了院里人的建议,没有开车,早上步行前往菊花展现场。
天阴沉沉的,深灰色的云彩似乎在滴水。菊展现场的人不多,我慢悠悠地把所有在场的菊花都浏览了一遍,便向自己宣布今年赏菊活动到此结束。
我沿着阶梯下山,上山的游客逐渐增多,三三两两,相谈甚欢。这时,我才觉得孤身一人来赏菊,是个不明智的选择。早上,我出发的时候,妻子和两个孩子们还在梦中。昨晚,我兴高采烈地宣布了自己的赏菊计划,除了小儿子,没有人附和。我知道,妻子和大儿子想在周六早上睡个懒觉。
走在我前面的三位女士,大声谈论着自己的工作。从她们的言语中,我听出她们都是初中的老师。下山的人很多,我只能跟在她们身后走。她们的谈话,就这样灌进了我的耳朵。
“那个人是杜甫吧?”其中一位老师,指着一尊塑像说道。
“不是,我觉得不是。”另外一位老师怯生生地反驳。
她俩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了剩下的那一位老师。她看了她俩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我觉得不是杜甫。”
“那是谁?”她俩异口同声。
“陶渊明!”
“不是他,我记得他写过桃花诗。”第一个说塑像是杜甫的老师当即反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陶渊明的诗,你们再想想。”见她说得如此肯定,她俩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总算还有个明白人,我在心里暗自庆幸。如果第三位老师也不知道陶渊明的话,很有可能她们的答案就统一成杜甫了。是陶渊明,还是杜甫,正确答案是谁,其实无伤大雅。如果她们论及的是件生死攸关的大事,要是没有一位明白人在其中,结果会如何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