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不写就出局10班
上海书展参观后记

上海书展参观后记

作者: 遇见树树 | 来源:发表于2017-09-07 20:03 被阅读403次

    距离上月的上海书展结束已经半个多月的时间。然而却一直没有静下心来回顾在书展上遇到的人和事。8月20日和同事相约9点在上海展览馆的友谊会堂门口集合,此时门前排队买票的队伍已经排了百米长,幸而单位的读书会送了我们门票凭票就直接入园了,免去了排队的烦恼。

    我们原不知道书展究竟是怎样的一场展会,进园后,友谊会堂门前的几簇长队吸引了我们,走近询问才知道上午董卿要携《朗读者》亮相签售,也有俞敏洪要来做新书分享。这些大咖的分享会是需要提前在网上预约订票的。我们恍然慨叹和惋惜竟生生错过这样的机会。原来,上海书展不仅仅有各式精神食粮的陈列,而且还有各式各样的活动,我们后知后觉地返回入园口,慌张地请求派发人员给我们一份展会活动日程表。

    书展20日的活动有几十场,上午的活动感兴趣的不多,就先去参观了书展主会场。

    参展的有上海各高校出版社,全国各地的知名出版社,还有各个文艺小资气质的书店。一走进高校出版社展区,瞬间锁定母校东华的出版社。东华大学原名中国纺织大学,以纺织、材料、服装等艺术专业见长,尤其是纺织专业在全国高校中排行老大。所以在母校出版社的区域里,多为纺织工程,服装染色工艺,服装设计打板等书籍。在高校出版区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

    同济和交大的因工科闻名,而复旦也是凭借丰厚文化底蕴蜚声中外。作为上了大学再也没有学过物理的小白,本来只想在工科书的区域里瞻仰膜拜一下就走人,但是在同济大学看到的一本书却令我不由驻足。《诸大建的学术日记》是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教授诸大建的作品,它不同于我们一般人对生活琐事和个人情感的流水记录,而是包含了很多的家国情怀,对一些学术话题的深刻思考,是教授在参加国内外学术论坛和讲座的知识的提炼与分享,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知识性。我一直想让自己习惯于每天能够记录日记,但是时间久了之后,我发现日记会流于对情感的描绘,个人思维性较强,没有什么分享给他人的价值和意义。很多日常更新的公众号的文章,要么是多人的团队共同开发创作的,要么文章多为情感生活类的文章,角度多偏向于个人,因为这样会带来更多的流量,给公众号带来更大的收益。而诸大建的学术日记却更有深度,这也是在未来我写文章和日记的过程中希望学习到磨炼到的特质。

    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出版社的展区的面积和装饰效果应该是整个高校出版社区域中最大和最好的。两所大学相爱相杀,没想到出版社也是如此,两个展区相视而立。一方面,两所大学的名气吸引到更多的人去阅读下属出版社的读物,另一方面两所大学的知名校友数目应该也是极少有学校可以睥睨的,而优秀校友们也更愿意将自己的知识回馈母校。我大概属于前者,因为,拥有深深名校情结的我,置身于漫漫书海中,觉着两家出版社的形象更加高大起来了。

    书展展区很大,人潮涌动,我大致走了一遭之后,便想进友谊会堂里好好坐下听一听演讲或者新书分享,恰巧二楼正好有个新书发布会,我便兴冲冲地走进去了,没想到是微博某网红的青春书籍分享,整个会场坐着的都是从全国各地赶过来的迷妹们,勉强听了一会,发现整个分享唯一吸引我的大概是该网红的颜值和声音,以及现场迷妹们不可抑制地爆发出的那种狂热的一心一意只爱一个人的少女感。其他的内容便也没有了。毕竟作者年纪太小,主打情感戏,对于渴望获得灵魂深度的小姐姐来说确实无法由心地仰慕,于是便趁着访谈结束,抢先离场了。

    紧接着在友谊会堂一楼听了一场诗意的分享,大概是当天最爱的活动了——《文心琴胆——中国传统文人的生活方式》。由山水画家邵仄炯和古琴演奏家杨致俭的联合演讲,立意点为诗意的生活。对于这样的古风的艺术家,我心中一直有一种钦慕的感情,不仅仅是艺术之美带来的享受,还有那种全情投入一样事物并且能够将自己的情绪抒发出来并影响他人的感染力,以及在精彩绝伦的艺术呈现背后的寒窗苦练的不懈,热爱与坚韧。两位讲者都是中年人,我试想将他们的年岁换成少年,也许技艺和天赋亦会令我惊叹,但是,我想,那种仅仅可以由岁月锻炼出来的宁静和深邃是一个少年人身上难以拥有的,最为打动我的。希望等到自己完全经济独立时,可以去学学古琴。

    也是在这个诗意的讲座中,我认识了一个诗意而不浮躁的女生,让我没由来心生亲近之意。她大概是这个时代很少的不向僵化的教育体制妥协的人,她热爱文字热爱古文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现在是某大学出版社的编辑。说到自己喜欢的作者喜欢的书来,好像全身都在发光。为了参加上海书展,她没有和别人一样选择旅游,而是特地请了年假从北京赶到上海,完整地参加为期一周的上海书展活动。因为不喜欢体制僵化的教学,所以高中读毕后就放弃继续读书的机会。她并不是像那些大多数放弃升学的人一样,将学习抛至脑后,用不热爱作为借口躲避生活中的苦难,逃避学习。她用放弃升学的时间,工作、读书,发展自己的爱好。我欣赏她身上那种宁静的,发自内心的,热爱的力量。也期许自己能够拥有平静却不甘于平庸的气质。

    晚间误打误撞听了姜鸣的一场分享“历史的细节是由时间构成的——《中国近代海军史事编年》”。活动地点不如友谊会堂那般高大上,然而却也座无虚席。来听演讲的人都是那般面容宽和的人,大家静静地听,静静地学习、思考,没有人多言多语,也没有迷妹见到鲜肉那样浮夸的痴迷和尖叫声。三十年磨一剑,“这本书是作者积三十年之功完成的迄今为止最全面的有关中国近代海军史的史料集。以编年体的形式,详细记录了近代以来中国面临西方海上入侵所开展的加强海防建设的历史过程。”最为打动我的有两点:一是姜鸣在会场说的一句话,原话记不清了,但是大意是,现在历史书中广为大家所熟知的人物实际上都是当时上层社会的人,然而历史的长河中还有那么多人,没有被史书记载,但是却也真真切切的在历史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们没有被史家记载,但是对于千千万平民本人和亲友来说,他们也在书写着他们自己的历史。二是姜鸣本人。从而立到花甲,平生历经的职业有工人、大学教师、机关干部、证券公司高管,半生岁月里不仅完成里普通人意义上的职场巅峰,而且在业余时间能够点点滴滴沉下心来投身自己的爱好,完成这样一部划时代的史学著作。这对于我们整日变着花样在各个兴趣爱好各种生活中来来回回跳跃着的年轻人来说,他也格外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最后,总结这次书展参观,有四点感想。

    一、即使是普通的展会和活动,一般都会事先公布活动安排,要敲黑板划重点提前发掘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而不是等到临场时才因没有提前准备而追悔莫及。

    二、要多多从自己的平常生活中走出去,放开自己,认识一些新的人,参加新的活动。感受不同生活轨迹的人之间的思想碰撞。

    三、有时候对一件事物没有发现和学习,可能并不一定是因为它本身存在重大缺陷,可能是因为潜入的时间不够。因为是第一次参加这样大型的展会,刚开始我们盲目地在展会转圈。但是等到下午,对会展的整个区域都熟悉后,也开始发现展会中比较喜爱的部分,也认识了几个不同的人。

    四、要继续修行“静”的力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海书展参观后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khw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