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自己最喜欢的文学体裁是散文,也俨然成了散文的死忠粉,很多年来,似乎已经只会用散文来写文章,其他的文体极少用。
几年前,写了一篇有关读书的文章---《寻找时空中的坐标点》,登在总行的报纸上,里面有谈到自己对于散文的一些看法。
今天读了《季羡林谈写作》这本书,季老是偏爱散文的,里面有好几篇专门谈散文,里面许多观点和语言让人如品好茶,遍体通畅。真的爱不释手,于是摘抄如下:
季羡林老先生关于散文的一些观点:
在所有文学体裁中,散文最能得心应手,灵活圆通。
中国是世界上散文第一大国。
英国散文名家辈出,灿若列星。德国则相形见绌,散文家廖若晨星。
我认为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文坛上最成功的是白话散文。
中国有悠久雄厚的散文写作传统,所谓经史子集四库中都有极为优秀的散文,为世界上任何国家所无法攀比。散文有没有固定的形式。于是作者如林,佳作如云,有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旧日士子能背诵几十篇上百篇散文者,并非罕事,实如家常便饭。五四以后,只需将文言改为白话或抒情,或叙事,稍有文采,便成佳作。窃以为,散文之所以能独步文坛,良有以也。
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这二字也可以分开来讲:真,就是真实,不能像小说那样生编硬造;情,就是要有抒情的成分。即使是叙事文,也必有点抒情的意味,平铺直叙者为我所不取。
散文精品:写重大事件而不觉其重,状身边琐事而不觉其轻;娓娓动听,逸趣横生;读罢掩卷,韵味无穷。
我理想的散文是淳朴而不乏味,流利而不油滑,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
一个作者,情与境遇,真情发乎内心,汹涌回荡,必抒之以文字而后已。这样写出来的散文,能提高读者的精神境界,陶冶读者的性灵,使读者能得到美感享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能提高读者的人文素质。
要象写诗那样来写散文。
光是炼字、炼句是不是就够了呢?还不够的。更重要的还要炼篇。
要象斜交响乐那样来写散文。
没有身边琐事就没有真正好的散文。
古今中外都有不少的文章写的确实是一些身边琐事,绝不是国家大事,无关大局。但是作者的感情真挚、朴素,语言也不故意扭捏做作,因而能感动读者,甚至能让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的读者在内心深处起着共鸣。
散文接近阳春白雪。真要欣赏散文,需要一定的基础,一定的艺术修养。
2020110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