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腊八,酒店聚餐专门熬了腊八粥,喝着粘糊甜糯的粥,不由就联想到腊八节的传说。
很久以前有一对夫妻勤俭过日,晚年喜得一子,取名“腊八”,溺爱娇惯,腊八好吃懒做,夫妻年老体衰,最终家境败落。在腊月初八这天,他们熬了一锅稀粥,却因饥饿而死。邻居们为了警示后人,便在每年的这一天用八种杂粮熬腊八粥,希望人们不要忘记这悲摧的故事,要教育好孩子,让他们勤俭过日。
还有一个民间故事,说是/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效仿牧女献乳糜的,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西安小寨的兴善寺每年于佛成道日腊月初八制作腊八粥,纪念伟大的佛陀成道,这粥就是一份信念,一份善举。这也成了腊八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热气腾腾的粥也给人们驱散了冬日的寒冷,送来人间温暖。
还有人说腊八节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据说朱元璋小时候家中贫困,被送到财主家放牛。一次,他因牛腿摔断被关进院子,靠老鼠洞里的食物度日。事情过去后,他曾在腊月初八这天煮了一锅杂粮粥,告别了艰辛苦难的老鼠食。朱元璋在成为皇帝后,有一次想吃小时候的腊八粥,便命太监按此法熬粥,分给大臣们。从此,腊八粥逐渐从宫廷传到了民间,成为了一种风俗习惯。为了纪念在牢监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下令将腊月初八定为腊八节,并把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这个故事不仅反映了朱元璋在逆境中的坚韧和智慧,也体现了他对家乡和童年记忆的珍视。
腊八我们喝的不仅是杂粮粥,更是传统的文化故事,因为教化,因为文化而让腊八粥沿袭永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