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BBC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很短,仅有三集。共计120多分钟。
讲的是英国广播公司(BBC)邀请了5名中国老师到汉普郡一所顶级中学对该校学生进行一个月的“中国式教学”的教育试验,对比中英教育优劣。
其中最打动我的是一个老师说的话。她说“中国还有很多地方很落后,福利待遇比不上英国。对于很多孩子来说,他迫切地需要通过学习、考试的方式改变自己的命运。”
老师们也明白填鸭式教育的弊端,相比于英国孩子们张扬的个性,健全又活泼的人格,中式教育不能说是最好的教育;然而现实令人无奈,对于寒门学子来说,高考的确是改变人生的唯一机会。
中国的孩子这么拼,究其原因还是中国整体经济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
前段时间,一个高考状元火了。他说了一番话,道出了中国教育面临的基本现状。
“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你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到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这种东西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是能比他们走很多捷径。”
一个18岁的孩子,能够不骄不躁,认识到命运的可怕,将自己的成绩归功于环境的馈赠。
真不容易。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和爸妈一起看电视,是一个儿童综艺节目,爸妈一边看一边惊叹别人家的小孩怎么这么厉害,什么都会。那个时候,也就是短短十几年前,渣渣周围的同学都是过着怎样的生活?
整个镇上没有一座图书馆,更别提美术馆之类的;
整个镇上没有一家肯德基or麦当劳,转两趟车去九江才行;
我们没有城里娃厌恶的才艺补习班;
我们没有旅游见识世界的机会;
我们没有钱投资在审美上;
甚至没有足够的前买教辅书。
渣渣工作之后,发现身边表现优秀的职场人太少,因为我的圈子还太窄了,还太低了,所以我看到的“仅仅是事情的一个面”。一年前,因缘际遇,加入了秋叶后宫群。
在群里,渣渣看到很多优秀的前辈,他们真的很棒,不仅智商高,待人也特别温和。他们在校期间也一般都是国内985高校或者国外深造,学历大多硕士、博士,家境也不错。那么问题来了,他们努力吗?拼吗?
简直一个个的工作狂人!秋叶大叔本人不必说,圈子里有名的“高铁侠”,日程满的吓死人,常常一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群里有一个国际插画师cher,她日常上班,回家之后还接单子,继续画,对待工作她乐在其中,付出时间和精力远远超过普通白领。我还发现群里其他高收入高素质的朋友也往往对工作投入得更多,而抱怨较少。
另外。我生活的城市——杭州,是一个商业气息浓厚的城市。这几年政府大力发展房地产行业,这里多出了一大把拆迁户。
有次一个朋友跟我讲她的同事晶晶的故事。由于拆迁,晶晶家拿到了1200万的拆迁款,而她是独生女。晶晶的老公住在五堡,也拿到了1200万拆迁款。而这两位,都受过基本的高等教育,工作稳定,收入良好。他们不仅收到巨额赔偿款,还分到了好几套房子。他们将大户型的房子租出去,自己则住在最小的一套房子里,并谨记“努力生活”,不要因这2400万就将生活的意义丢失了。
然而,真相是:我们即使努力了,可能一辈子也挣不到2400万。那拼的意义在哪里呢?
第四季《奇葩说》总决赛,陈铭对决肖骁。辩题:你认真就输了。
肖骁的观点是:只要认真,你就不会输。如果拼过之后的结果仍然是输,可你面对自己的内心的时候,你不会后悔。这样努力过的你可以为自己加冕,为自己鼓掌。
接着肖骁来了一段在我看来是非常真诚的感言:“我刚来《奇葩说》时瞧不上马薇薇,觉得黄执中好多废话,而为了留在《奇葩说》走进辩论的肖骁发现自己不是鹤立鸡群,而是走进鹤群的那只鸡,于是开始发愤图强,认真努力,为一个观点花半晚上时间写一本书厚度的稿子。”
邱晨透露了一个关于肖骁有意思的细节。邱晨说:“肖骁这一季喜欢背着一只手说话,另一只手在前面做指点江山状,坐在二排的时候,从他背后看过去,总能看到肖骁背过去的那只手,紧紧揪着自己背上的衣服。而当他前面挥舞的那只手,紧张得开始发抖时,他就换一只手。”
“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应该真正拼过之后才能有的体会,否则就成了夏虫不可以语冰、为赋新词强说愁了。
回到原题,如果你是《欢乐颂》里的曲筱绡,你还会那么拼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