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练习讲书稿的写作,参加了前折口老师的饭团培训课。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认真、系统地学习讲书稿写作。讲书稿这个概念,在我脑中逐渐开始变得清晰、明了。
从前段时间开始,前折口老师在饭团开设了《拉片会》专栏,选取了《刻意练习》、《终身成长》等樊登老师解读的经典、畅销书籍,进行复述、分析。
这有点像富兰克林学习写作文的感觉。通过将具体文章拆解、复述,再按照自己的思路整合,进行对照的时候,你会发现之前听到的文章竟然变成了一篇全新的文章。说不定,文章的结构、思路也和之前听到的截然不同。然后,你再通过之前笔记的对比,观察差距,等到下次复述的时候,再进行调整。
第一篇《刻意练习》听完以后,我尝试记录了提纲和思维导图,然后将作业交了上去。得到的回馈中,最重要的一条即是:下次复述的时候,加入具体案例。发现自从学习讲书稿和拆书稿以后,才发现各平台对案例的复述都非常重视。豆瓣上也经常看到和我不在一个学习群里的同学小伙伴,也在坚持更新他们的案例。所以,这一次拉片练习,我不仅将注意点放在了结构上,更多地放在了案例的复述上。
第二次,复述了《终身成长》这本书。这本书一共将近1个小时的时间,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听完,然后复述用了2个半小时,总共7000字左右,差不多和一篇普通讲书稿的字数差不多。不过,这样的复述和一篇成型的讲书稿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原因在于3个论点的布局分部不均,第二论点过于详细、冗长。可能,这也和记录案例有一定的关联。详细案例,都集中在了思维模式在不同领域的体现。其它部分论述相对多一些,然后将案例稍微详细铺开来讲述,结构就不均匀了。
即使是这样,记录案例的过程中,依然还是有所收获的。在此过程中,我确实通过简明扼要的关键词,将案例复述了一遍。有个别缺失的地方,也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创造性地加入相关联的其它案例,作为补充。这也是独自思考的重要过程。通过复述和思考、案例就会更加清晰地记录在脑中,方便日后查阅、使用。
后来,将这本书的复述发到学习群里,有朋友看完以后,他们也被樊登老师挑选的案例折服。从拉片会练习中,我感受到了写作的差距,也开始尝试用更加有效地方式,能让人觉得有趣、讲得明白。
在此,也将《终身成长》的记录分享出来,也方便日后的学习。
【樊登读书】《终身成长》复述练习
成长型思维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通过这种思维,能使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候都能飞速进步。
成长型思维的人,他们会认为失败是一种难得的机遇,他们不会害怕失败,而会勇敢的突破舒适区,努力去尝试各种新的事情。面对失败,他们会不断的总结经验,通过努力不断去改变。
固定型思维的人,他们认为每个人的能力都是一成不变的,为了证明自己,他们非常害怕失败,于是经常刻意掩饰缺陷。就像有一些公司的高管,他们非常不愿意采纳员工的意见,就是一种典型的固定性思维的想法。如果员工向他们提出建议,他们认为会是一种冒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否定,于是就会非常刻薄的去对待员工。
——————————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两种思维模式的区别。
拥有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的人,在各方面都存在着许多区别,比如,对于自身的评价、遇到表现的机会、脑波的不同兴奋点、对待努力的态度、对于成败的态度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两种思维心态的人有着不同的自身评价。
成长性思维的人,他们一般会比较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如果用中庸之道来形容,那么成长型思维的人则恰恰在中间位置。
固定思维的人就不同了,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往往有着一定的偏差。不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就是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就像之前《拖延心理学》那本书上提到的某种完美主义,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评价过低的固定思维心态。
两种思维心态的人遇到表现的机会时候,会表现出不同反应。
如果某种机会突破了舒适区,那么成长型思维的人,他会勇敢的尝试,而固定型思维的人则会表现的比较退缩。
比如有个机会要你上台演讲。成长型思维的人,他就会觉得可以啊,那我去试试,看好了不管讲的好不好,总是一个尝试的机会。而相反固定型思维的人遇到类似的情况,他就会感到非常的害怕。他不会想到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他会担心自己讲得不好而当着众人的面丢脸。
两种思维心态的人会关注不同的事物,脑波兴奋点也各不相同。
脑科学家曾经做过类似的实验。他们对不同人的大脑进行脑波的测试。经过大量的数据收集,他们发现,成长型思维的人通常在宣布答案的时候,脑波会显得非常兴奋。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关注点往往体现在知识的获取上。而固定型思维的人则会在公布测试成绩的时候,脑波变得格外兴奋。因为他们的关注点只停留在那简单的分数上。
通过这样的测试,也意味着固定型思维的人更加关注事情的结果。而成长型思维的人则更加关心,做事的过程。
两种思维心态的人,对努力的态度也不相同。
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努力是成功的必然过程,他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非常的努力。为此他们会非常谦虚的请教他人,如果一件事情没弄明白,他们绝对不会不懂装懂。
固定型思维的人就不同了,他们认为天赋比努力更重要,如果经过努力没有获得成功,那是非常丢脸的一件事情。有时候他们不明白的问题,也不好意思咨询,他们害怕被别人看出自己不明白这件事情,在他们看来这也是能力不足的一种表现。
两种思维模式的人,对失败的定义也不相同。
成长型思维通常对事不对人。他们认为失败只是暂时的,通过努力,他们依然可以获得成功。
固定型思维的人,会将失败和能力挂钩,他们认为失败是永久的,一旦失败,你就成了失败者。
——————————
为了证明成长型思维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成功机会,接下来我们将看看两种思维模式,对于不同领域的影响。
第一,我们来看看教育领域的影响。
很多人都认为自学习成绩和天赋还有家庭教育背景有着很大的关联。如何孩子在上小学的时候被认为是差生,也许他一辈子都摆脱不了差生这一角色。
然而曾经有一所出名的差高中,名叫加菲尔德高中。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认为这里的孩子非常笨,而且学任何东西都无法学会。然而有一天,这所学校来了一位非常有耐心的老师,也就是后来著名的埃斯卡兰特老师,这位老师从来不给孩子贴上任何标签,他将关注点集中在怎样才能让孩子学得最好,然后非常耐心的指导他们学习。最终这群孩子以全班微积分第四名的优异成绩,在全州成百上千个班级中脱颖而出,由此可见,成长型思维将会给人们带来奇迹。如果感兴趣的话,你可以看看电影《为人师表》,都是讲述的类似事情。
樊登老师的妈妈曾经住在农村,她的父母都是不识字的农民。她妈妈和朋友每天都在农村里玩,从来都不会考虑看书读识字的事情。然而有一天城里来了一位农村人,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因为农村人就问这群孩子,你们想不想识字啊?这群孩子就开始跟着这个年轻人开始认字了。虽然他们起步比较晚,但是这群孩子也许没有收到过学校贴标签字的固定思维教育,他们很快学会了各种知识,最终这群孩子的大多数都成了老师、工程师、医生等受人尊重的职业。
说到成长型思维,其实老师也是最应该学习的,因为在如今传统的教学,很多老师其实也都存在着一定固定思维的心态。这种心态往往会传达给学生,给他们不良的暗示。
有些老师会认为女孩子不适合学数学,有时候还会认为女孩子上了高中,学习成绩就不行了。这样的心态,其实会给孩子某种程度上的心理暗示。这是老师不去说,但是从他的言行举止中,学生们还是能感觉得到。有时候固定心态的老师对学生期望越高,学生的感受也就越深。
此外老师还应该注意避免给自己的学生贴上各种标签。避免抽象的夸奖孩子,你真棒,非常有天赋,这样的固定结果,如果要夸奖孩子,也应该是用成长型思维夸奖,比如我看到你了你的努力。
第二,我们来看看这种思维在体育上的影响。
体育做为竞技比赛,这有关体力和毅力的较量。多人都觉得运动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实际上即使是身体上的竞技,也依然能通过练习而获得。
有些运动员天生并不擅长运动,甚至还有一定的身体缺陷,然而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练习,依然可以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在美国的运动场上身高仅有1米6的蒂尼·博格斯在NBA打蓝球;打入大联盟的棒球运动员皮特.格雷,他只有一只膀子;最优秀的高尔夫运动员之一,本·霍根他天生动作不够协调;那像我国的乒乓球选手邓亚萍,她也是一个矮个子的球员。这些人之所以可以在赛场上获胜,是因为他们具有成长型思维,通过不断努力练习而获得的最终成果。
都说学习需要智商,而打球则需要球商。事实上这些所谓的什么商都是可以通过努力得到的。都说天才在于勤奋。像一些著名的球星,他们很可能就一放学就开始到球场上看跑位这样逐渐习得了球场。有一部电影叫做《摔跤吧,爸爸》,那位爸爸为了将女儿培养成著名的拳击运动员,他也每天在电视上观看各种比赛分析各个人的动作和技法,然后运用到实际赛事当中。于是她的女儿在他具有方法和策略的指导中进步飞速。
NBA赛场上的著名球员乔丹,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富有成长型心态的人。它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非常有天赋。上高中的时候,乔丹甚至没有入选校队。然而他的母亲却安慰他,只要好好训练,一定能达到自己理想中的目的。从那个时候开始,乔丹他每天早上6点钟就到学校练习打球,这一坚持就是好多年。在之后的比赛中,即使他输了比赛,他就会更加努力的练习如果赢了比赛,他也会对不满意的地方做出调整。就这样,他在赛场上呆了好多年。随着年龄增长,他的体力越来越不如以前,为了弥补呢,他就更加努力的去练习。乔丹从来都不怕出丑,他愿意进行多种尝试,甚至还会去尝试不擅长的体育项目——棒球。在他认为,如果感兴趣的东西就应该打破舒适区,不断去努力。但是这种心态才造就了他在体坛赛事中的叱咤风云。
第三,我们来看看成长型心态在商业上的影响。
在商业上的影响,涉及到一个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的用人之道。企业应该招收怎样的员工,什么样的企业模式能促进企业良性循环的成长呢?答案就在于成长性思维模式。
有些公司认为只要招收能干的人就可以使企业非常顺畅的运营下去。事实上,在商业的环境中,拥有固定性思维会对企业的成长造成巨大的伤害。最典型的就是那个安然公司。这个公司一开始他只招收聪明人,非常看重员工的学历,还在应聘的时候给每个人都非常系统的智商测试。要是有问题就这样来了,每个进入公司的人都担心自己不够聪明,为了证明自己是聪明人,他们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就为了证明自己很聪明。经过这些员工,都没有非常踏实的成长起来,每天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证明自己这一点上,和安然公司最终的倒闭有着很大的关系。
有一部电影名叫《欺诈圣手》,讲述的是庞氏骗局的故事。庞氏公司也和安然公司一样,非常看重员工的才智。对于看重员工的天赋才智,以至于员工在这方面互相攀比,我也感觉非常有压力。于是为了自己证明自己非常聪明,他们宁愿做假账也不愿意给人看出他能力的不足。由此可见,固定型思维的运营模式影响着整个公司的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员工会认为天赋的意义就代表自身的水平,你不能被人看不起,所以呢宁愿去造假也不能承受自己的失败。
固定型思维的人,即使在优秀,他也很难在事业发展中,持续发展下去。像福特汽车的前总裁李.艾柯卡他在位的时候,也相当风光。那个时候艾克卡认为福特汽车就是一个大帝国,亨利.福特是国王,而我呢,就是高管是王储。在这样一个大帝国中,艾柯卡非常喜欢摆排场。他认为福特汽车的工厂是不容易进来的,能进这里的人都必须戴着白手套,而且需要使社会的精英。事实上排场就是一种固定思维的模式。这种固定的思维模式表现在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而不是去实打实的探寻企业的发展。后来很不幸和丽江这位总裁开除了,为此艾柯卡感到非常耻辱,他急于证明自己去了克莱斯勒。在克莱斯那他确实是有一定的能力,刚开始的时候也将克莱斯乐运营得很好。可是时间长了,她逐渐露出了自己的本性,固定思维又开始在不知不觉中作祟。为了维持自己的声誉,艾克卡就将自己不利于自己的想法的人全都清除了,事实上,这些人也许只是给他一些好的建议,只是不顺心而已,他并没有顾全大局。对于员工艾柯卡也非常苛刻,他从来都不在意别人的成长,而是想办法将他们踩在脚底,维护自己风光的样子。后来克莱斯特也终于受不了,将他开除了。
像很多企业中有很多管理人员,也都存在类似的心态。他们为了维持自己的形象,就想办法压制手底下的员工。这种方法其实很不利于企业的成长。所以有很多的企业都是在某人在任的时候非常风光,等到走了以后就会变得一蹶不振。
有利于成长型的管理人员,应当向通用电气的杰克·韦尔奇那样,经常前往一线员工,听取他人的想法,并和员工打成一片。
都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固定形似心态的管理者,经常会找不到合适的员工而发愁。而成长型心态的管理者,则会用心培养自己的下属,让他们成为新一代接班人。拥有成长型心态的人,他认为成功是可以培养的。
曾经有人参加过成长型领导力培训。询问了这样四点问题:
1,我希望大家去思考,为什么要相信人的能力是可以发展的,这一点很重要
2,想想以前能力很差,但现在表现很好的领域,再仔细想想是怎么做的
3,给能力差的员工写一封信,告诉他在工作中能力很差别泄气,告诉他们能力是可以发展的
4,过去是否有认定某人无法完成某事,但该人最终学会的情况。反思,他的这种转变是如何发生的?
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你逐渐就会将思维渐渐转化为成长型的思维。因为在思考的过程中,你会看到周边人物悄悄的成长。而这些成长只需要进行努力即可做到。成长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困难,需要转化思维方式即可。有些人在做类似测试的时候,你会发现,只要将这四点问题写在纸上,就会逐渐转换思维。
第四,我们来看看成长型思维在婚姻、家庭方面的影响
成长型思维对于婚姻的影响也非常重要。都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他们认为婚姻是需要努力经营,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他们会合自己的另一半,耐心的沟通,说明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也会愿意尝试和对方磨合。而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则认为,凡是通过努力得到的东西,都不属于你。婚姻讲究的是心有灵犀,如果对方不知道你心中的所想,那就证明你和他不默契。很多情况下,误解就是这样产生的,没有人会完全知道你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成长型思维的人,在婚姻中会努力迎合各种挑战。即使日子过得不顺利,他们也能争取到属于自己真正的幸福。曾经有这样一个女孩子,她在结婚的时候等不到自己的丈夫。大家都在想这婚礼还办不办呢?在很多人看来,结婚的时候丈夫将其抛弃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情。然而女孩子却乐观的说,婚礼继续。于是他非常热情的招待了来访的每一位客人,将最美的舞蹈展现给大家,就这样一个原本伤心的婚礼,在他的努力下,变得格外欢乐,新娘也从原本应该悲伤的弃妇,变得格外光彩。后来两年以后,这个女孩找到了真正爱她的男子,重新获得了一段完美的婚姻。这就是成长型思维创造的奇迹。如果换成是固定型思维的人,他可能会抱怨之前抛弃她的男子一辈子。从而长期沉迷在被抛弃的悲伤之中无可自拔。
很多怨恨都在于固定性思维造成的结果。比如到园园凌霸也是而固定型思维中不断的悲剧酿成的。所以这些孩子会成为校园凌霸。就是因为他们的思维固定,无法很好的证明自己得到应有的尊重。于是只好通过,其他同学来证明自己就是强者。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出现,老师应该指导这些孩子建立成长型思维心态,让他们意识到,失败是暂时的,人生的追求不在于证明自己,而在于追寻努力的过程。
——————————
最后我们来看一看如何通过努力,转变为成长型思维模式。
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参加成长型心态研讨会,学习脑科学,放下自我。
参加成长型心态研讨会。
参加类似的研讨会,你就会认识到成长型心态和固定思维的区别。通过类似的研讨会,你会掌握住一些关于刻意练习的方法。
通过类似的方法你也会认识到,真正促进你进步的并不是的天赋,而在于你是否愿意为之去努力。当你关注点,放在成长上,你就会对自己的失败和不足之处,进行不断的总结。也会想方设法努力尝试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寻找犯错的机会,创造获得更多建设性批评的条件。
如果希望真正获得进步,你必须来到拥有足够挑战的区域。就像有一所学校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老师就打破了做课本的限制,叫孩子每天都读各种各样的经典名著。通过积累这个学校的孩子,语文成绩获得了飞速进步。然后就是如果想游泳的话,你必须到深水区去,他更有机会习得这项技能。成长性思维,即使如此,不要害怕自己的弱点被暴露。要勇敢的暴露出自己的弱点,这样才能更加有针对性的改进。这一点和《刻意练习》中的反馈环节如出一辙。
成长型心态研讨会,还会帮助你建立真实的成长型心态。
就像有些家长带孩子的时候,把这成长型心态的名头去教导孩子,实际上是一种虚假的方式,具体表现在。
只关注孩子的优点:有些家长就会这样认为了,他认为只要将孩子的优点说出来,孩子就能通过自己的优点,去努力。就像这样做,很容易让孩子将关注点只集中在自己的优点上,也容易使他们促使他们,因为自己某项优点而沾沾自喜,不愿意在此优点上继续尝试,最终导致优势渐渐在保护中被磨灭。
还有一种虚假的成长思维方式是,只关注孩子的努力。这点也是行不通的,因为当你只关注孩子的努力时候,往往范围会非常笼统。孩子有时候会不知道,具体应该在某个细节之处努力。实际上孩子需要的是具体的帮助指点方法,而不是仅仅告诉他,要努力这么简单。
虚假的成长思维方式,还包括告诉孩子你可以做任何事情。事实上并非如此,当孩子尝试做任何事情以后,他们会逐渐发现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事情都做得如鱼得水,这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真正的做法是你需要发现孩子的优点,对他们作出引导,让他们通过自己所擅长的方向去努力。
事实上,这些思维方式对于孩子如此,在成人看来也是一样,关注优点、关注努力、忽视了天赋的重要性,都不利于成长型的发展。我们需要寻找自己最擅长的方向,集中精力,尽可能获得更多反馈,才有利于成长的需要。
改变思维模式的第二个方法就是学习脑科学的知识。
通过脑科学的学习,你就会知道大脑的构成在不断学习中进行变化的。大脑并非一成不变,它可以通过接收外界各种信息,进行神经元的连接。科学将会告诉你,如何通过努力而使自己变得越来越聪明。
改变思维模式的第三个方法就是放下自我
放下自我并非简单的事情,由于自身经历有关。很多思维模式都已经形成了固定思维模式。想要改变他并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有时候你努力的尝试用成长型心态去思考问题,可是不由自主的在不同环境下固定思维的心态,又会占据上风。
在这种情况下,放下自我就是一钟良好的对抗顽强固定思维模式的方法。
遇到类似的情况,你应该接纳这种感受。不要对他有排斥的心理。因为排斥往往会强化负面情绪的产生。果断接纳他,勇于直面缺点,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将它改变。
接下来我们就静静的去观察他,观察一下这种思维模式会在什么情形下开始出现?又是如何出现的呢?弄清楚它出现的原因,就像战场上只有对敌人有足够的了解,你才能寻找到最终对抗它的方法。
观察之后,我们就可以采取行动了。等到下次有类似情况出现的时候,就会更加留意的开始转变思维模式。当然寻找亮点也是采取行动的重要策略手段。你可以每天记录自己的进步,当人们看到自己真实的进步的时候,就会更加鼓足干劲去努力。
————————
最后就是总结部分了。
听完这节课以后,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收获。当然这一次按照老师的建议加入了案例。不知不觉居然写了7000字左右。主要收获就是以上的三大块内容。
印象深刻的案例也复述出来了。
接下来还有思维导图的内容,也一同贴上来吧。
群友枫言提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