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各大心灵鸡汤和心理学著作中都喜欢提及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生命还剩最后三天,你会做什么?”“如果生命最后只能做五件事,你会做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问法变了又变,答案五花八门却又大同小异。
我相信,这样的问题,肯定不是出自海伦•凯勒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请不要用你自己的见解扭曲海伦•凯勒的本意。
从小到大,“如果”这个词就围绕在我们的周围。孩童时期,我们常常被大人问:“如果你长大了,你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如果你长大了,你想做什么工作?”。读书时期,我们常常被人问“如果你中考/高考结束了,你想考什么学校?”“如果你毕业了,你想找什么工作?”中年时期,我们会被问“如果你老了,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如果人生重来一次,你会对哪一件事情做不同的选择?”
有人说,“如果”是期许,是对未来美好的期待;有人说,“如果”是遗憾,是对过去时光的缅怀。在我看来,“如果”是人类史上最没有意义的词语。
如果生命只剩最后三天——史上最没有意义的假设如果是什么?如果是无力,是对过去发生的遗憾事情无能为力,是错事发生以后的多余悔恨。人们总说,如果还能回到某某时候,我一定不会怎么做,一定会怎么做。那我想问你,当初你为什么不那么做呢?既然知道以后会有遗憾,既然知道以后会后悔,那么当初为什么不好好生活,为什么不做出那个最不会让自己后悔的决定?
如果是什么?如果是幻想,是对未来一切可能的白日做梦,是对未来生活的毫无意义的想象。人们总说,如果我长大/工作/毕业/成熟/以后,我想要怎么样,我想做怎么样的事情,我想过怎么样的生活。那我想问你,既然有奋斗的想法,为什么现在还在过懒散的生活?既然想得到的那么多,为什么现在还不努力付出?
“如果”是什么?不过是你自欺欺人的借口,不过是你逃避现实的安慰。与其悔恨过去,不如珍惜现在,好让以后少一点遗憾。与其幻想未来,不如把握当下,好让人生多一点精彩。
我相信很多人在回答“如果”系列问题的时候,肯定走过思考和领悟,但我也相信,有很多的人在答完这个问题以后,生活依旧是我行我素。
并不是说“如果”系列问题没有任何意义,存在即合理,适用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是人心让那些有意义的东西变得没有意义。
希望每一个“如果”问题都能成为对人生有所启发的心灵叩问,而不是毫无意义的白费唇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