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学时候,我们或多或少有一种体验。同学间传看着某本流行小说,大家都在听一首什么歌。可是父母老师总是谆谆教诲,以后有的是时间看,现在当务之急,就是学习,学习,学习。
学习时期,我并不是好学的学生,一副乖巧的脸孔与对长辈的尊重下让大家都觉得我是一个乖乖女,但是心里却是叛逆的。
我曾经把福尔摩斯探案集放在教科辅导书上面再用笔袋压着一部分,然后一页一页小心偷看。曾经在半夜被窝里打手电筒偷看租来的武侠小说,一天0.5元,然后快速看完再去借别的书。曾经用很多纸类自己写玄幻传奇的故事,横着写竖着写。曾经因为学习到一半仅仅查了一个古汉语字典,就为一个自己内心主人公丫鬟取好了名字,但是主角想着万万不可轻率,还得细细揣摩。
那些年我们被限制着,也叛逆着。好像越不让做什么,偏偏要弄点什么自己的小名堂。现在想来,五味杂陈。其实也很后悔没有在正当年的年纪细心读书,好好用功。但是也没有将自己热爱的其他事情勇往直前地坚持。
就像读书吧。那些年寒暑假反复翻看哈利波特系列图书,都快要背下来了。那些年能捧一本古汉语字典对每一个古汉语文字细细品味研读,不逊于一本小说的吸引力。看过的陆小凤传奇,楚留香传奇,都是五本五本的成套,几个月下来全部看完,从来没有想过若干年后,居然会发现自己一年读不到三本书?!
14岁的时候,爸爸带我去图书馆用户口簿办了图书证,在那之前用姑父的大学图书证也偶尔借过几本书,不过大学里的所谓闲书对我来说更多的看着也晦涩难懂。但是那时候对书的热爱从来不是为了读书而去读书。
现在回忆起来,父母老师所说的,闲书以后有的是时间看……电视有的是时间看,其实并不尽然。刚上班那些年,有一段日子,下班狂补tvb的剧集,那些年因为不让看电视而错过的各类港剧。事实证明,如今再想找全,就变得不是那么容易了。而我当年自己内心谱想的电视剧桥段,居然有很多在后来的电视剧上演过,虽然相同的的不多,可能仅仅是一件古代武器的功用,可是看到时候的内心是崩溃的。因为我来不及写下,因为我也再不能写下了。因为如果写出来,我就成为了抄袭。没有任何的不甘心,只有做,与不做。
如果你写出来,发表出去,那就是你的。你没有,内心戏再多,说出去就是矫情,空想家而已。
长大以后,下班之后,越来越多的时间,被琐事占据。你可以说越来越忙,但是我现在在反思,你真的忙到了比中考高考更甚?还是从内心里最深处的懒惰与不上进的本性一点点吞噬了你的全部?!
下班以后刷手机,追剧集。
然后喟叹,好累啊!
请问是谁把自己弄到如此境地,真的只是你自己。
从去年开始,我开始强制自己每年读多少本书,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都可以,其实内心也是鄙视自己的,因为这真的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可是唯有这样,才能稍微克制自己的懒惰,那种回到家里就葛优摊的状态。
看过很多关于世界各国人民爱读书的报道或者微信,确实现在更多的人,玩手机游戏,看碎片式的小文章成为了主流。但是许多国家的人,还是捧着一本书或者kindle在认真的看书……
我想就是如此吧,人与人的区别就是如此拉开的,不再做空想家,想做什么,抓紧去做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