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吃了元宵果,各人谋生活”。小牛村的汉子们又该离家远行,各自为生活奔波。
刘田壮一大早收拾停当,拉着皮箱往外走。媳妇抱着小孩跟在后面,默不作声。
“丽呀,你回去吧,我走到大路上去坐车。在家你好好带孩子,照顾好自己,等到我找到事后我就告诉你,发了工资我就打给你,有什么困难你和爸妈说,有空我尽量回来看你们。”田壮安慰着老婆说。
“嗯,你在外也要照顾好自己,注意身体,吃不消的时候少加班,我和孩子在家等你。你放心,我会好好带孩子。”小丽轻声回着。
“你这一去不是一年就是大半年,每次你一走我心里就没着没落。等你一走,我就天天在家数日子,数着你回来的日子,这样的生活还不知道数多久。”小丽说。
“难为你了老婆,等我在外赚多点钱,学点技术,以后就不外出,在家安心创业,给你和孩子们一个安全的依靠,也能好好在家孝敬父母。”田壮又安慰小丽说。
“嗯,在外一定要注意安全,赚不到钱没关系,但你一定要完完整整地回来,记得了。”小丽再三叮嘱。
“好了,我一个人走就行,等下误了车,你和孩子回去吧。”田壮推了推小丽,小丽便也止住步,目送着田壮。
“大牛二牛,你们今天也走呀。”田壮转身时看到大牛兄弟,便招手叫他们。
“壮壮兄弟,你这是要去哪里呢,有什么好活干不,把我们兄弟带上。”大牛说。
“反正还是往老地方走,看老板今年生意怎么样。都是卖苦力,还能有什么好事。你们准备往哪边走,想做点什么事。”田壮问。
“不知道,和你说的一样,只会做苦力,技术活做不来,没文凭人家又不要,外面的事现在好难做。不出去在家赚不到钱,出去太难找事做。要是有点本钱,有些技术,还不如在家呆着。”二牛插上来说。
他们三人边走边聊。一路上除了他们,还有好些同村人,大都是大包小包,背的背,扛的扛,推的推,拉的拉,远远望去,犹如一队行包队,快快慢慢的行进。这些人有笑有乐的,有不时回头张望的,有默不作声往前走的,有家人伴随的,更有拉着孩子手的。
“大家快点哟,等下赶不上公交车。”有人在前面叫着。
“快点,快点。”后面相互催着。
“都回去了,别再送,我们有伴,放心吧。”有人招呼着伴随的亲人。
乡村们都知道,每逢正月十六,其实都是一个不舍得的日子。小牛村的汉子们大多外出务工,这一走又让老老少少牵肠挂肚,又让大家遥遥期待,又让思念变成了长长的路途和那隔空而呼的倾诉。
一路上,汉子们有人担心找不到事做,有人担心工钱不好结,有人担心年景不好做不久,有人担心疫情传播没地可呆。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已经成家,实在不愿丢下家中老小。可现实摆在面前,没钱怎么生活,没钱又如何去改变。
“乡村们,我们真要早点结束这种生活,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在家门口就业,让家人安心些。这种漂泊的生活,不定的工作,心里一点底数没有,成天提心吊胆,收入还不高。”大牛吐出了大伙的心里话。
没人回应,只听到赶路的脚步声,这群嘻嘻哈哈的汉子,听了这话全部默不作声。
赶路,对小牛村的这群汉子们来说,已然成为习惯。匆匆的赶在时间的前面,又匆匆的赶在城市的每条街道、每个角落,赶在夜幕的最深处,赶在人们熟睡的每个清晨。
他们急急地赶路,无非就想多赚点钱,生活得好些,家人的微笑多些,平安的告示底气足些罢了。他们在赶路,很多人却忘记去看脚下,只顾着往前往前。
小牛村赶路的汉子越走越远,站在村头的亲人们已经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但那些老少们却不停地挥着手,早点回来,早点回来。
赶路的汉子,还是有人止不住地往家的方向回头,眼睛早已有些红润。偶有短暂停留,便头也不回地赶路。
路在延伸,赶路的汉子走得更急,他们只想在最早的时间,赶上最快的那班车,抢在很多工友还没有到的最佳时间,找到一份最恰当收入高的工作,让他们的亲人能够在最需要的时候得到最好的享受。
一年年的赶路,让小牛村享受了短短的相聚和欢笑,不得不承受日久的离别和挂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