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黑天鹅-随机的智慧

黑天鹅-随机的智慧

作者: 指尖芭蕾W | 来源:发表于2017-12-07 23:15 被阅读0次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一句话:唯一真正的知识就是知道自己无知。如果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塔勒布无疑是位智者。塔勒布写了三本与“黑天鹅”有关的书:《黑天鹅》、《随机致富的傻瓜》和《反脆弱》。塔勒布因“黑天鹅”理论而被人们称为“黑天鹅”之父。本书分为三部分:黑天鹅现象及成因、黑天鹅现象难以预测、如何应对黑天鹅。

什么是黑天鹅?

黑天鹅是指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却又改变一切。黑天鹅的三大特点是:稀有性、极大的冲击性和事后(而非事前)可预测性。

在塔勒布看来:对于不可预计的突发事件的发生,金融市场是没有准备的。你不知道的事比你知道的事更有意义。我们以为的历史和社会是线性发展的,站在历史可以看到未来,是缓慢爬行的。然而,事实是历史和社会一步步地跳跃,从一个断层跃上另一个断层。过去一直起作用的知识可能会在某一时刻出人意料地不再起作用。因而,我们从过去获得的知识甚至可能给我们危险的误导,让我们踏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想一只象感恩节的火鸡,在前1000天主人每天给它喂食,精心照料它。这对火鸡来说仿佛是生命的一般法则。在第10001天,感恩节前的星期三下午,一件重大的意外事件发生,喂它的那只手变成了拧断它脖子的那只手!

著名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破产事件与第1001天的火鸡极为相似。荟萃职业巨星、公关明星和学术巨人的梦幻组合,在1994-1997年LTCM业绩辉煌。3年,资产净值从12.5亿美金增长到48亿美金,净增长2.84倍。华尔街投资人争相捧着资金请求该公司帮忙投资。在1998年,小概率事件发生,LTCM做错了方向,它到了破产的边缘。2000年该基金倒闭清算。过去的信息可能无法给未来提供指引,过去的绩效也许并不能代表未来!

我们为何对黑天鹅现象如此无知?

人类对黑天鹅现象的无知源自认知的限制。人在万亿年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算法”。这些算法在给人类提供了保障的同时,也在限制着人类的认知。

1、证实谬误

一系列已经证实的事实未必是证据,知识未比能够通过一系列证实性的观察得以增加(甚至可能是误导性的)。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的基础是“证伪”,通过证伪不断接近真相。然而,“证实”的意识根植于我们的思维习惯中。 我们的我们天生习惯于寻找能够证明我们的理论和对世界的理解的例子。塔勒布将这种思维方式称之为“无知经验主义”,这适用于日常稳定的生活环境,却无法适用于复杂的环境。不幸的是,我们身处的世界远比我们能够意识到的更为复杂。

2、叙述谬误

叙述谬误是指我们无法在不编造理由或强加一种逻辑关系的情况下观察一系列事实。这源自人类生物对复杂事物简化的根深蒂固的需求。我们喜欢总结,习惯于寻找原因,偏好简洁的故事,而不是原始真相。正是我们的简化行为使我们以为世界的随机性比实际上小。而黑天鹅是我们不去简化的事物。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卡尼曼就人类的“经验模式”(系统1)和“认知模式”(系统2)。系统1是所谓的直觉,大脑算法走捷径,是快速的、不费力、自动的。我们甚至不知道我们在使用它。系统2是我们常说的思考,是缓慢的、费力的、有逻辑的。我们可以通过察觉和推理来使用。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他的著作《思考,快与慢》。我们大部分的推理错误来自当我们以为自己在使用系统2,而实际上却在使用系统1。

3、人类本性不习惯黑天鹅现象

世界比我们想象中更加非线性。事实上是非线性在生活中比比皆是,线性才是例外。我们的直觉无法做出非线性反应。我们喜欢获得持续可见的正向反馈。大量一般的好消息比一个非常好的消息更让我们感到幸福。同理,在短时间内经历全部痛苦胜过在很长的时间分散这些痛苦。

由此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策略:一种是每次赚一点,短期内显得比实际风险更低。这种就像火鸡,面临巨大灾难而不知情。另一种是花很小的代价去赚大笔但次数很少的回报。塔勒布不看好银行的生意,银行的策略就是每次挣一点,账面盈利可能很好。但是实际的坏账只要出现黑天鹅,就会吞噬掉所偶的盈利。正如1982年夏天,美国大银行的损失比有史以来全部盈利的总和还要多。

4、我们只看到部分历史,未层关注到沉默的证据

5、过滤性错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黑天鹅-随机的智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ej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