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9:10,我和老公带着儿子走进了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
首先来到空间开阔的游客大厅,大厅西侧设有一面巨幅玻璃幕墙,太阳光透过玻璃洒进大厅,照亮了置于大厅东侧的一艘大型古船模型。我就站在这艘巨船下照了一张照片!
在大厅南侧,一条螺旋形步梯蜿蜒而上,被数十根擀面杖粗的钢缆吊着,颇有“悬空”之感,很多人在步梯上拍照留念。
古代中国为什么开凿运河?隋唐大运河经历了哪些变迁?一场文物对话的历史之旅,从“国运泱泱——隋唐大运河文化展”基本陈列开启了。
走进位于一层的基本陈列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布满三面墙体、高约15米的巨型浮雕作品《国脉》,它是目前国内博物馆最大尺寸的浮雕作品。浮雕中还镶嵌着模拟运河形态的LED屏幕,屏幕上放映着运河之上千帆驶过的动画视频。
巨大的浮雕作品加上流动的运河屏幕,向我们展示了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的整体风貌。在现场看,着实令人震撼。
穿过序厅,就来到了“国运泱泱——隋唐大运河文化展”基本陈列展厅。该展览共分为“天工国运,一统中华”“千年运河,万物通济”“隋唐盛世,国运繁华”“古今辉映,源远流长”4个部分,讲述由隋唐大运河带来的都市繁荣和文化交流,展示位于隋唐大运河中心的洛阳的城市地位及大运河开凿的背景和技术成就,展现大运河这一人类的杰出创造及其所蕴含的独特价值。
我很喜欢展柜里摆放的种类丰富的文物。
1 2 3 4 5在这里,游客不仅能近距离观察从古洛河河道中打捞出的“洛阳运河一号”古沉船,还能走近从原洛阳棉纺织厂厂址整体搬迁来的隋唐时期粮食仓窖遗址,更能走进精致复原的新潭码头,与历史“对话”。
“洛阳运河一号”古沉船 洛口仓 回洛仓走进二层展厅,文物展柜明显变少,取而代之的是满墙的“诗画运河”手绘壁画和人工搭建新潭码头、南市等复原场景,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运河沿岸的繁忙景象。
在这一层,还有“一粒米的神奇经历”和“赋税缴纳体验活动”,因为儿子看得新奇,跑得很快,我和老公也就走马观花,没有细看。
进入第三展厅,我们马上被一组“模拟运河之旅”吸引住了,它是将实景拍摄的资料,通过高亮度投影机、3D视景系统,逼真地显示“大运河”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我们站在木制的“船头”观看从杭州到北京的运河之旅,欣赏京杭大运河沿岸的风土人情。
途径地这个视频四分五十六秒,我们看了四遍才过瘾。儿子第一次看3D效果的视频,才开始有点害怕,紧紧拉住我的衣服,生怕自己掉入水中。后来越看越大胆,就独自站在船头欣赏个不停。当听到人们说“洛阳”“应天门”、“九州池”的时候,他就一脸骄傲地扭头对我说:“妈妈,洛阳就是我们生活的地方。我们这里真是好地方!”
走出博物馆的时候,已是11点半。这次参观,不仅看到精美的文物,古人的智慧,更坚定了文化自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