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在第七章中,就提出了“慎独”的问题,而且在此后的篇章中,也不断地重复这个话题。
由此看见,“慎独”是君子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之一。
朱子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意念诚实就是不要自欺,厌恶坏事就像厌恶恶劣的气味,喜爱善事就像喜爱漂亮的女子,这种诚实就叫自我满意。所以,君子在独处时也要谨慎不苟。
朱子继续说,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所谓心中意念诚实,自然会表现在外在的言行上,所以,君子一定要慎重地对待独处这个问题。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君子即使在大家都看不到的地方,也要谨慎警戒,不可疏忽;即使在大家听不见的地方,也要恐慌担忧,不能懈怠。
幽暗的地方,无论隐藏得多么好,始终会被发现;细微的事情,无论多么渺小,终究会显露出来。
所以,君子在独自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时时省察自己。
朱子的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一定要“慎独”,这与《大学》中提出的“慎独”问题,遥相呼应,就是要求人们,在修养自身德性的时候,即便是没有人看见,在自己独自相处的时候,也要谨言慎行,按照道的原则自我修养。
朱子在《中庸》最后一章“正心”篇中写到:《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惟人之所不见乎。
《诗经•小雅•正月》中,有这样的诗句:“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意思是说,鱼儿潜藏在很深的水中,也能被清楚地看到。
朱子用此来说明,君子知道,尽管是一个人独处,也会像鱼儿一样,被人们看到,所以,君子会经常省察自身,就不会做悔恨的事,也就无愧于自己的心了。
君子之所以远远地超过别人,就在于他能在人看不到的地方,仍然是小心谨慎。
君子伟哉,慎其独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