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因为有不同的剧团伙伴有新的尝试,自己也在慢慢发现和尝试自己喜欢的一人一故事剧场表演的风格。同时和演出相关的统筹和准备。
目前国内比较吃香的,是一些艺术化的表演,作为观众我是喜欢这样的表演的,我作为同行有很多的学习和享受。但我一直在想,一人一故事是做给谁看的,是那些常常进入剧场的观众吗?还是更多没有进入过剧场的大众。如果是要给大众可以观看的戏剧,他的风格是怎样的?当然大众本身也可以细分不同的受众群,演给儿童,演给长者,表演风格完全不一样。
目前还没有看到很接地气,很写实的一人一故事剧场的演出在我心目中。也许这样的表演在台湾,但一场这样的表演我刚好错过,在国内的团来说,我暂时没有看到过。
艺术化表达的团,目前我在国内只看过一个团做得比较成熟,其他还不大看到。有另外一个团在尝试,但舞台的侵略性,观众的联结度,一人一故事的意义,从演出中都不太看得出来。表演吸引的地方在于演员的身体是美的,但那个美显得有些单薄。也由于对于综合舞台艺术不在意,很多细节都让那场演出如同四处漏风的茅草房。虽然那些内装家具很美,但那个房子并不吸引人留在里面。也是在那个表演里面,我开始留言”自娱自乐“的表演和与观众有联接的表演,也是这个表演让我开始理解,对一人一故事的理解对于演出的支撑。
最近有一个剧团以冲撞主流的方式冲杀进剧场。打破了许多旧有常见的规范。虽然他们在故事的理解有一些稚嫩,但在舞台的杀气很盛,这个杀气感染到我。刚好在这一刻在看《明日之子2》春春对一位选手的提问,也让我思考。如果有观众来看过其他团队的表演,我所在的团队如何留住观众。
这个团队不仅有杀气,还带来了一种在剧场的自由。这里的表演形式打破了很多传统的形式,把单个故事拆解成一个个情绪元素,让这些情绪因子在剧场释放出来,与观众联接。这个团队很注重与观众的连结,花很多时间研究观众的反应和如何在剧场引发观众的共鸣。从演出经营的角度讲,更为丰富和必要。
而且一故事剧场已经发展了很多年,这些表演形式也已经很多年,适合欧美的,就一定适合东方的吗?适合从前的也适合现在吗?适合初学者的,就一定适合成熟表演者的舞台吗?
不知不觉在一故事剧场走了近十年的路,有很多曾经的理所当然都放入了思考。
但无论怎样的思考,很重要是在舞台的呈现。
愿这些来自各方的营养,成为剧场的不断更新和尝试的呈现。
Part II 外一篇
剧场的舞台对于演员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但作为应用剧场的演员,事实上有限的舞台就这么几个,而社区的舞台是无限的。同时我自己的剧团是希望大家可以走一辈子的。我不希望已经有戏剧经验,bu'z有生活阅历的团员离开。因为一人一故事剧团最宝贵的资源就是人。一个共同训练的2-3年的团员离开,新人与团队的团队的磨合,无论对于老队员还是新成员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一个团队的品质和稳定都一直是关乎命脉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