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宁演讲摘抄:
曾鸣,《看十年》,分享了两个框架。
第一个:智能闭环有四化:动态数据化、场景系统化、商业逻辑算法化以及交付服务化。完成这四化,就是一个智能闭环。
数据化的意义,会把原来的感性认知变成具体的,因为具体,就可以寻找对应的解决方案。
比如智能运动手表,可以看到心率、速度、公里数。在你运动的过程中,把各个参数数据化,就把原来束缚你的一个自我认知,“我是否能坚持运动”,变成具体的。你知道自己卡在哪个环节,知道该如何具体解决。
什么叫场景系统化?系统有三要素,目标、要素和关系。
首先这个场景一定要有目标。没有目标的场景,只是背景,是无法系统化和算法化的。
现在大量的所谓智能硬件,所谓IOT、物联网,其实都只做到了动态的数据化。没有形成智能闭环的服务。所以这些企业,还是工业企业,不是智能企业。
没有形成智能闭环的公司,就不是智能企业,不是智能时代的新物种。
第二个框架,“协同演化”。完整的表述是:以精准为核心的协同演化。
“精准”和“网络效应”是曾鸣的著作《智能商业》这本书里的核心词汇。
精准是什么?
是通过机器学习,是用大数据进行用户理解和资源理解,然后匹配他们。
梁宁分享的第二个观点,是今天世界的一个很大的矛盾:“理念的世界”与“诚实的数据”之间的矛盾。
什么是诚实的数据?
王小波曾经称呼他们为“沉默的大多数”。
他们是接过包袱的那群人。他们可能没有表达的渠道,也没有表达的技能,也没有表达的习惯。所以过去他们在公共视野里呈现为沉默。
但是,在互联网已经完成连接,全民都是网民的大数据时代,这些一直沉默的大多数,他们呈现了,他们以数据的方式呈现了。
快手和拼多多刚刚冒头,已经把我们这些生活在自己的理念世界里的人,震得眼珠子都掉出来了。
这么无聊的东西,居然有这么多人看?这个全无美感,却还有很多人欣赏?这么Low的商品,居然卖出了这么多?
这不符合我们一直以来相信和赖以成功的理念啊。可这些是诚实的数据啊!
互联网把所有人连起来,然后让更多的东西呈现了。好像原来的理念难以统领全部的现实了。
但是今天我们的数字能力和算法能力还不够,还不能判断和形成共识,确定问题真正卡在哪里。所以,还需要好长好长的时间去摩擦,去探索,去试错,去确认,去共识。
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这代人的历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