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给自己定了一些小目标,其中一项就是:阅读30本书,不限类别。一年下来,读书数量是超额完成了,但是年底回过头看,读过能记住的内容寥寥无几,期间购入的一些书是随意买的,到手才发现并没有兴趣阅读。
都说读书是为了提高自己,增强阅历和知识,但读过却没有记住,也只能算是无效阅读。购书的随意性和阅读的无效性,都会降低自己的阅读质量,削弱阅读体验。
怎样才能做到有效阅读呢?
《如果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从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这几方面,展示了做读书笔记的意义,并且告诉你具体要怎么做,才能达到有效阅读的目标。
这本书的作者奥野宣之,从事媒体行业十余年,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习惯用笔记本记录,并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笔记使用方法,具有“笔记本作家”之称。
《如果有效阅读一本书》和他所著的《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两书中,都对笔记的使用做了详细的整理。
那么,奥野宣之是怎么运用笔记做到有效阅读的呢?
随时随地填充购书清单
要想读书效率高,首先得找到自己真正想读的书,带着兴趣阅读才能更好的吸收书中的内容。
怎样填充购书清单呢?
平时我们阅读书刊、杂志提到的书,或者看电视、浏览网页时一时起意想读哪个方面的书,都可以及时记在笔记上。当然了,这些书不是都需要购买的,针对自己的需求,最好是能到书店或在网上找到先读本看一下,确定是否值得购买,再收入这些书籍。
对于我个人来说,做好购书清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前因为冲动购书,买了很多内容质量一般、没有太多兴趣阅读的书,现在存放在家中,不仅占地方,而且还影响后续的购书进度,总想着看完现有的书再买新的,但实际手中的书却不能引起阅读的欲望,一再被搁置,严重影响了阅读体验和进度。
有技巧的运用读书笔记
首先,要带着目的去读书
通常我们通过购书清单买的书,都是对其有一定的了解了,并想从中获得新的认识。并且,抱着要记笔记的心态读书,过程中的所得自然会增多。遇到有想法的地方及时记下来,而不是让想法一闪而过,也能达到二次输入的效果。
其次,做到先通读,再重读做笔记
《如果有效阅读一本书》提到,拿到书后先通读,觉得不错的地方做上标记。第二遍重读的时候再做笔记。通读的时候可以是浏览,便于掌握全书的结构和主要内容。重读的时候,如果还是觉得标记的地方很好,就可以记到笔记本上了。
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有很多种。“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是奥野宣之最常用的记录方法之一:筛选书上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摘抄,并附上评论。这也是很多做读书笔记的人常用的方法。
在练习这种方法时我发现,笔记上记录原文的方式应该秉持着怎么方便怎么来的态度,可以是摘抄,也可以是粘贴,重要的是留下自己的感想。产生了想法,其实就是把书中内容融入大脑的一种体现。有的想法如果不能及时记录下来,可能很快就会溜走了。另外,这种记录方法还有一个好处,与作者的原话相比,便于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重读笔记的时候再回过头看,也可以真切的感受到自己进步与否。
在边读书边记录的过程中,我发现做笔记不仅是改善了阅读的质量,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自己的思维。
随手记的笔记让知识系统化
奥野宣之在做笔记的时候强调将笔记本的使用一元化:“可以书写任何内容、按时间顺序书写、附上日期、灵活运用速记或略记、可以直接粘贴”。在我看来,这是笔记最舒心的使用方法,随手可记、随时能记,不限内容、不限方式,看似毫无逻辑,但实际上,记在笔记本上的知识都是可以汇入大脑并形成一定的体系的。这就好比如果能把相关联的知识放在一个屋子里,那么每当重读笔记的时候,相应的信息就会自动找到它所属的房间。所以,做笔记能归置我们学到的东西,这本书读到的方法,可能会和另一本书的内容融会贯通,促使我们自身的知识系统化,思维全面化。
笔记重拾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还记得学生时期我们是怎样学习的吗?课堂笔记、经典案例解析等重要内容都会抄到本子上,以便复习的时候用。成绩优秀的同学的笔记,也经常会被大家争着拿来看,因为他们的笔记上记录的都是“精髓”。
记笔记的方法之所以有用,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记笔记的同时会重复阅读,这不仅加深了理解,也加深了记忆。对于成年人来说,不经意间的重复阅读,都能构成进步的阶梯。信息重组和思维碰撞,对我们的工作都是有着极大的帮助的。
我读书的目的,是拓宽思维宽度、延展思维深度,另外,可以在需要输出的时候做到“下笔如有神”。
通过阅读将书中的内容系统化记忆,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这是很难的,但这也是读书最有意义的结果。
做读书笔记是一种良好的辅助方式,运用好了,可以让你“读书破万卷”之后,得到的是一肚子的墨水,而不再是一瞥即逝的流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