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上,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可以说是其中的重头戏,但直到1949年10月1日早上,自动升降旗杆才最后制作完成。
当时,上级对修建旗杆建设提出,要求国旗可以自动升降,升旗时间要同国歌演奏时间相协调,国歌奏完,旗升到顶,并自动停止。
面对新中国成立面临的新课题,升旗小组的技术人员立即展开了技术攻关,他们选了4根直径不同的自来水用钢管,套起来焊接到一起,有22.5米高。施工人员日夜加班,靠搭脚手架,把22.5米高的旗杆竖起来,在底座上固定牢,同时安好了自动升降装置。
经过多次反复测试,性能达到了上级的要求,参与的人们松了一口气。
没想到,在9月30日,正式启用前,技术人员进行最后一次试验,旗子升到顶了,马达却还在转动,结果把旗子绞到杆顶的滑轮里撕破了,而且卡在里面退不下来。这时,脚手架已经拆除,无法修理。
领导很快调来了组建不久的消防队。可消防队架起的云梯比旗杆顶还低好几米,根本够不着。这时,有人急中生智,提议找来两位善攀高、搭彩棚的高手。哥俩到现场一看,二话没说,冒着危险从云梯爬过去,再攀到杆顶,把旗子从滑轮里取了下来。
技术人员又连夜进行多次试验,直到10月1日凌晨,终于有把握保证升降装置正常运行了。但他们还是怕出意外,又准备了一套保障措施。
下午举行开国大典时,技术小组让一人守在旗杆下,万一发生国旗升到顶,自动装置却不停的情况,就立即手动切断电源,使升降装置停下来。要求时间必须基本同步,让现场的人员感觉不到;另安排一人守在天安门城楼安装开关电钮的三角架边上,一旦开关按钮出现问题,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从技术上保障升旗顺利完成。
开国大典进行时,升旗小组的人员,心都悬在了嗓子眼,直到五星红旗冉冉升到旗杆顶端,升降装置自动停下,大家悬着的心才终于落下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