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笔尖的记录 人生的轨迹
字数:2873
日期:2023年03月27日
写作最终是为了让读你文字的人生活更丰富,也让你自己的生活更丰富。
—斯蒂芬·金
随着时间的流逝,新网师的通识课在有序的推进。聆听了职业生涯规划,专业阅读助力成长等讲座之后。3月18日,我们又迎来了通识课的第三讲【教育写作|教育随笔和生命叙事】,今天的分享者是河南省的韩素静老师,她以《写出一个全新的自己》为主题,从:专业写作的现状、如何提升专业写作的有效性、专业写作的“四忌”“四要”、专业写作的内容、我的专业写作“四阶段”几个方面结合她自己的一些人生经历,给我们阐述了写作对于教师的重要性。
一场讲座,韩老师干货满满,金句频出,案例真实,语重心长。从她的讲座中,我感受到了一位热爱工作、求学上进、思维灵活、有责任的榜样导师的形象。看到她分享自己的写作故事,我不禁也想起了自己简单的写作历程。
一、简单的记录 美好的回忆
记得上小学,最初接触写作,应该是我们的小作文,周记。记得那时候,老师布置一篇主题作文,只感觉无从下手。因为那时候,我们没有足够的课外书供我们看,每个单元的作文,基本大同小异,读起来自己都感觉别扭,更何况老师批阅。
然而,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有一颗梦的种子。经历了写主题作文时的痛苦,面对周记,自己却是欢喜的,因为这份记录并没有统一的要求,没有标准的答案,只要写正确,有话可写就可以。
于是,自己对写也没有那么大的抗拒,虽然自主性不够,然而,没有心生抗拒。慢慢到了初中,也习喜欢摘录一些优美的句子,自己也断断续续开始写点日记。
工作后,也会在有空,想记录的时候,抽空记录一点班级日志,身边发生的事情等。
二、坚持的记录 良好的习惯
1.3e星球让我养成记录的习惯
韩老师在讲自己专业写作的时候,说她经历了四个时期:练手感,练思维,练语言,练主题。
“手感”确实需要练习。
自己刚开始练“手感”似乎是工作13年后吧!
2017年,我加入了3e笃行群(一个英语教师学习共同体)。那时候,田老师要求我们每天尝试记录50字,刚开始,我不知道写什么。于是,每天只是写一些简单的流水账。从早晨到晚上干了什么。就这简单的流水账,简单的几十个字,刚开始,却也像挤牙膏一样费劲儿,写的那么费事。
慢慢的发现,每天的坚持似乎也有进步。每天写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写起来也感觉流利了许多,有时候翻阅每天的记录,发现竟然也是一种幸福。
田老师是我们的榜样,他每天也会将自己写的东西发出来,每天都通过一句话或者一件事情来呈现自己的观点,于是,自己也开始尝试围绕一个主题去写点东西,随后也仿照田老师,加点自己的思考。
良好的习惯能改变我们的人生,一旦养成,便可终身受益。
因此,坚持记录,也成了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每天不写点什么,总感觉自己心里空落落的。
2.007不写就出局让我尝试构思文章
“7天写1篇,坚持7年去南极”这是第一次接触007不写就出局后记住的口号。
2021年8月15日,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加入了007不写就出局写作平台。它的要求不高,不限题材,不限字数,每周提交一篇文章便可以完成写作任务。
许多时候,我们自己一个人,是坚持不下去的,写着写着,我们也发现我们不知道写什么。只有在一个团队里,我们才能能互帮互助,以他人为榜样,然后推动自己前行。
007就是这样一个团队。在这里,有各行各业的人,阅读他们的文字,拓宽了我的视野,提升了我的思维,原来,写的题材可以从平日生活中去获取,也可以从某一个点开始进行剖析,还可以从他人的文章中获取。于是,自己也开启了每周一篇文章的记录。
慢慢的发现,自己不能满足于一周一篇的文章,我想多记录,于是我开了自己的公众号,从每周一篇,开始尝试每天一篇,每天的坚持记录,让我发现它开始倒逼我的成长,因为当你买东西写的时候,你就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来进行。
于是,我也开始模仿文章中有思想,有条理的文章,从不同的方面去观察,去记录。我的文章有生活中的思考,有工作中的日志,还有管理方面的困惑等。
总之,007的出现让我开始尝试每天去通过观察记录,通过记录思考,通过思考梳理,通过梳理精进。
3.坚持写教学反思倒逼高效课堂
一位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但是,写三年教案,则可以成为名师。—叶澜
每节课后,我们都会有一些思考。学生管理方面,课堂活动方面,知识讲解方面等。如果我们能够及时记录课堂中的优缺点,然后及时思考今后的努力方向,相信一切都会有新的突破。于是,从2020年开始,我便每天开始坚持写教学反思,通过反思当天的课堂,我总是能够发现一些问题,或者一个班级授课结束后,通过及时反思,寻找问题,再另一个班及时纠正,避免出问题。
就这样,坚持了三年,我发现自己每天记录的问题,我有意识的在纠正,在改变,课堂效率也有了更大的进步。
三、专业的写作 未来的目标
如果说007的出现,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写作之路,那么新教育的出现,让我在尝试多主题记录的同时,开启寻求专业发展。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
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
专业交往--站在团队的肩膀上飞翔。
这是韩老师告诉我们的新教育的“吉祥三宝”。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三句话的时候,感觉像抓到了救星。我们需要记录,需要发展,但是,我们更需要聚焦,需要开启专业之路。
1.果断加入向梦出发
韩素静老师在讲座中提到“朱永新保险公司”,其实,自己以前也听说过的,只不过不知道如何加入,便放弃了,但是这颗种子,那时候便已经种在了我的心里。2022年秋季,当我得知加入新网师的时候,已经关闭了入学通道,于是只能等到2023年1月,我才加入了新网师,开启了我向往的专业成长之路。
2.阅读文章寻找突破
为了让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更聚焦,我选修了《教师的专业阅读与写作》。半个月1次的课程,在聆听李老师讲座的同时,也欣赏着同仁们优美的文章。
他们每天记录着自己的教育故事,每天梳理着自己的教育情怀,也开始记录自己精彩的人生。
阅读一篇篇精彩的教育叙事,让我又一次感受到了做教师的伟大,让我又一次感受到我们做教师的幸福。因为他们的文字质朴,每天记录自己教学中的思考,管理中的心得,班级孩子的变化等。每一篇文章主题鲜明,文笔流畅,故事动人,让我有了记录的方向。
此时回想自己的写作路,似乎一直在写,似乎一直没进步,虽然在践行“四个不停”,然而阅读的贫瘠以及文字的苍白无力,让自己的文章显得不是那么精彩。我有时候在想,既然讲究专业写作,我究竟该如何去做?如何突破这个点?
“一把钥匙一把锁,一个孩子一个故事”。在阅读同仁们每天微信打卡的文章中,我似乎也找到了教育叙事的突破口。原来,班级趣事,孩子的变化,班集体的卫生,值周工作等都是记录的方向,也是教育的突破口。如果在记录的过程中,有具体的案例,有自己的思考,有具体的行动,那么一篇完整的教育叙事,便诞生了。
“学,然后知不足”“活到老学到老”。
不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拒绝进步,拒绝学习。通过聆听韩老师的讲座,我发现,她的成长就是最好的故事,她的故事就是最好的榜样,她的坚持就是最好的证明。
虽然这学期不带英语,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去写,然而,换个思路,我是不是可以在管理中,寻找新的突破点,去尝试写一写小故事呢?
写作,应该一直坚持下去。专业写作,更应该坚持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