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问题在哪里

问题在哪里

作者: 徐立华 | 来源:发表于2022-06-20 16:34 被阅读0次

    ----读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4(P5—P6)

    帕克.帕尔默先生在关于教师的内部世界和外部景观一节中用里尔克诗中的隐喻,帮助我们解读了一幅自我的整体图画,他说《教学勇气》,“立足于教师的内心世界,但也不失时机地探索外部的教与学的共同体形式。对心灵沟通的内在渴求成为对外部联系的需求:我们自己的心灵舒适自在,跟人交往自然就会更加亲密无间。”

    我反复读着这句话,“对心灵沟通的内在渴求成为对外部联系的需求。”是的,读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云南丑小鸭中学的校长詹大年的一句话,那句话的大致意思是我们教学中所有的问题都是与学生的关系的问题,只有关系融洽了我们才和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教学、教育和沟通。

    为什么在这里忽然想起詹大年校长的话呢?因为我意识到我们的内心世界影响到我们和学生的关系,影响到我们和学生的心灵沟通,而没有了关系,没有了心灵沟通,教育和教学也就无从谈起了。

    学生会接受一个他不喜欢的人的教育吗?

    学生会接受一个他不信任的人的教育吗?

    学生会接受一个他不认可的人的教育吗?

    学生会接受一个他不欣赏的人的教育吗?

    没有学生的喜欢、信任、认可和欣赏,我们和学生之间会建立起心灵的沟通和连接吗?

    那么我们如何能做到与学生建立起心灵的沟通和连接呢?

    问题出现在哪里呢?

    是学生对我们有偏见吗?

    是学生刻意排斥我们吗?

    是学生故意与我们作对吗?

    学生不渴望与我们进行心灵的沟通吗?学生不渴望和我们建立起心灵的连接吗?

    是不是对心灵沟通的渴望共同存在于我们和学生之中呢?

    反观我们的内心,我们自己的心灵是否是舒适自在的呢?

    我们和学生沟通的时候是否是真诚、客观、包容、理解和欣赏的呢?

    我们是否因为自己的职业和其他社会身份而对自己有一些额外的束缚从而也缺少了一份内心的自在和舒展呢?

    王阳明说,人应该顺应自己的本性,保持自己的良知。即使我们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育人的使命,但是我们首先也应该好好生活,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情绪和家庭,听从自己内心善的声音和良知的召唤,否则当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纠结、矛盾、焦虑的时候,我们内心世界的图景是什么样的呢?

    对待学生、工作、同事和家人都要从内心的良知出发,协调和平衡好各个方面,自己的内心舒展了,外部的联系才能自在舒服,是吗?我们和学生内心真实的渴望都彼此了解,我们才能在我们更多的地方达成共识,是不是呢?

    拧巴的内心会产生一系列拧巴的事情。帕克.帕尔默先生引导我们教师清晰我们的内心世界。王阳明先生的哲学理念亦是如此,凡事向内求而不是付诸于外部世界。不仅是教师,亦或是其他的职业的人,回归到对世界的认知上,是有共同之处的。先从自己开始,从自己的内心开始,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是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问题在哪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yj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