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晚上好!现在由我为大家带读《美,看不见的竞争力》第三篇:山水合璧《富春山居图》,读了这一篇,我首先想到的是有机会一定一定要去台北故宫博物馆好好的去看看这幅画。开篇蒋勋老师先介绍《富春山居图》的画者黄公望,他是江苏常州人,本名陆坚,是过继给黄家改的名字。青年时代在官场做基层工作,负责田粮赋税,在45岁时被牵连投入监牢。五十岁出监牢后完全断了仕途的念头,跟赵孟頫学画。赵孟頫是我国书画诗文大家,我们现在练习楷书的字帖有很多就来自于赵孟頫。
说回这幅画,此画长达七米,画家虽然已经落款了,但在他86岁去世前还在作画。蒋老师说看画时建议先跑到画的最后面看跋尾,因为跋尾是作者的创作自序,要理解一幅画可先从这里开始,此画是元至正七年(也就是1347年)开始,正10年,也就是三年后画者82岁时写的跋尾,当时他和师弟无用到富春江一带,空闲的时候兴之所至,开始东画一点,西画一点,画一些后就放在山中道观中,自己则到处游玩。这样自然一直未完成画作,这一天他的无用师弟让他把画放到行李中逼他早晚有空时时好好作画。再者无用过虑,担心将来这幅画被人巧取豪夺,于是黄公望写了“庶使知其成就之难也”希望后来人知道创作是多么困难的事。
后面陆续引出这幅画在作者去世后的辗转命运。1488年明朝,此画入画家沈周手中,可被裱画的人卖给樊家,接着被无锡收藏家谈志伊收藏了26年,再转到了明朝万年历间画家、收藏家董其昌手中,因其破产典押给吴达可,在吴家又传了子孙三代,吴之矩、吴问卿,吴问卿保管了40年,在1650年临终时将画投火,被他的侄子救出,随后又依次被清朝大收藏家吴其贞、1938年吴湖帆收藏,而后1956年到了浙江博物馆,直到今时2011年台北故宫博物馆合壁。
在这幅画的颠沛流离中,吴问卿拥有这幅画40年,睡觉、吃饭都放在身边,明朝亡国,家产当尽时只带着这个卷子逃难,直到他临终时把画投火殡葬,画卷被烧断,后被他的侄子救出,重新裱了一下,高价卖出。再到后来的乾隆皇帝也想得到这幅画,可得到的是一幅假画,皇帝不知在这张假画上所有的空白地方题诗50多次,这样真画才得以幸免。那这里我们一般人一定会认为如果吴问卿真爱这幅画怎么会将画投火呢?吴问卿、乾隆皇帝到底谁才是真的爱这幅画呢?这里作者提出他的疑问请读者思考。
图片来自于网络下面的章节是介绍这幅画的结构,画家的表现手法、与一般的画作贯通手法不一,这也是此画厉害的地方,画作的一开头从画幅的二分之一开始结构上是不合理的,后面一部分几乎五分之三的地方全部留白,乾隆还因为这个原因认为是假画,然而实际上这正是黄公望在讲“有无相生”,第二部分的无承接第一段的有。第一部分的重承接第二部分的空灵。
从79岁到82岁,他在富春江,上上下下,有时候船靠岸,有时候行于中流,所以它跟两岸的风景时近时远时快时慢,一个700厘米的长卷绝不是一个定点的风景,而是他一生的回忆,它也好像存在于春夏秋冬四季中那个连绵不断的时序关系中。用淡淡的墨,心之所至的描绘过去的感觉,那些风吹草动的细节、画漫长的江水,在1000年的历史里所流过的浅滩、激流、高峰,所有这些东西都在表达画家一生走来的漫漫长途的回顾。
接下来通过画作里出现的七个人物来引出全画,画首一个樵夫在山里砍柴,从右往左走,他这样走好像是往未来的方向,而在结尾,有一个人,是在回头走,它又变成一个回归的感觉。这里要注意的几点是:画作中的主角渔樵并不是单纯指以钓鱼砍柴的为生、一般的人。还有画中有一些人走过的足迹,可是没有人出现在那条路上,画中还有水波的流动,可水从哪里来?画家把这些哲学、文学的东西变成了“水穷”跟“云起”的互动关系。
图片来自于网络接着是秋的这段画,画中水波荡漾、风行草偃,远看秋天的山,树叶落尽,这里画者技法超群,远处的山淡淡的墨干涩、苍凉,画者用了很多直的皴法表现秋天的孤独及空灵。渔夫在江上钓鱼,茅亭里有一个读书人,两者对望,在读书人旁边还有一棵横着的松树,似乎连接着渔夫跟读书人的关系,两者中间隔着一群鸭子,这些鸭子全部用甲乙丙丁中的乙写出来,点到为止。这一幅非常有暗喻性,意思是说一个文人可以把自己释放到山水里变成渔夫,也可以出来变成朝廷的官员。
图片来自于网络秋天的山慢慢越来越远以后,到了此画最历害的部分。这部分画面上几乎没有什么东西,就是一个水平线,尤其有的树跟树丛之间有一段全部变成线拉过去。在这么长的一段只有点和线的元素,这是没有人会这样画法的,这个毫无杂质的点、线似乎表达了黄公望摆脱了做牢、亡国带来的痛苦记忆。而生出一种豁达,和山水在一起的豁达,只是做一个简单的自己。
图片来自于网络长卷近于结尾的时候,“远山长”的感觉慢慢出来,很多东西渐渐不见,只是两艘船行于江上,好像偶然在人生途中也会碰到一个可以打招呼的知己,可是终究要各走各的路。船上的渔夫越来越简单,能够拿掉的东西都拿掉了,结尾余音袅袅,从远山出来又有点不甘,在画的上下边缘出现一座顶天立地的山峰,这里出现最后一个人,这个人在过桥回去,从左往右走,对应画首出现的樵夫从右往左,像是一个周而复始,所有出发的都要回去。
画在这里基本结束,而刚开始这一篇“富春山居图”来来回回翻看了很多遍,我是带着要怎么带读这篇文章的疑问来读的,现在当我一点点跟着蒋勋老师读到结尾时,即使只能从网上找到这幅画的图片,看着画中的墨迹,胸中有一种悲戚的感觉,读一幅画像是读了一本历史大剧,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这淡墨、这秋树、这留白、这渔樵、读书人、这拉长的线、这高峰、分明都显现出了画者的内心、那份壮怀激烈,那份看尽苍穹变化后的豁达,那些舍不下的眷恋,难道美一定要带着这份不忍吗?
最后我想今天的带读就在画者的跋尾中结束。谢谢大家!
图片来自于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