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你家产品好,他说他家产品靠谱,卖花赞花香,可消费者没法辨认到底哪家更好!这给营销部门出了难题:到底如何才能让消费者觉得你家的产品更符合他的要求呢?
先看一个文案:
“我们做最棒的电脑,设计精美,使用简单,界面友好。来拥有一台吧!”
想买一台吗?你甚至都不会记住广告的商家,更别提为之付款了。
如果换个说法:
“我们做的每件事情,都是为了突破和创新,我们坚信应该以不同的方式思考。
我们挑战现状的方式,是通过把我们的产品设计的十分精美,使用简单且界面友好。
我们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最棒的电脑。”
想买一台吗?你一定在摸钱包了。
第一个文案中,我们为产品投放的广告为什么无法打动消费者呢?而第二个文案,为什么同样的产品只是换个说法你就会动心?是怎么做到的?
我们来分析第二个文案:
我们做的每件事情,都是为了突破和创新(价值观——体现用户是什么样的人)
我们坚信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心理利益——帮助用户完成了什么样的任务)
我们挑战现状的方式,是通过把我们的产品设计的十分精美,使用简单且界面友好(利益——给用户带来什么好处)
我们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最棒的电脑(属性——我们的产品的特性)
这里引入一个概念:梯子理论
梯子越往上,产品的信息越明确,越能让人理解,增强信任;梯子越往下,越能打动消费者,消费者购买的动机越明显。
新产品往往要主打属性,因为是全新的功能,全新的体验,首先要让消费者理解产品、信任产品;而红海市场要主打价值观,与消费者的价值观接轨,消费者才会有购买的动机。
用梯子理论来分析:电脑产品是红海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消费者对电脑的功能已经理解透彻,信息非常明确,这时候就要主打价值观层面:让我们的价值观与消费者的价值观接轨。文案中 “突破”、“创新”这些价值观正是目标消费者所追求的,文案则将彼此的价值观接轨,唤起用户的购买动机。
很多同学应该看出来了,第二个文案就是苹果公司的文案。
乔布斯召开第一次发布会的时候,很多人听到了第一句话就激动不已,虽然还没有看到苹果电脑,但是已经成为了它的粉丝——因为彼此的价值观接轨了。
我们还发现,以后苹果无论推出iPod、iPhone、iPad,都是基于此价值观,因而每款产品都有无数人拥戴。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消费者购买产品主要以功能为主。而在连乞丐都开始用二维码的年代,人们追求精神的满足已经多过于物质的享受——价值观开始在方方面面起主导作用了。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广告和文案都是以价值观为出发点,围绕这这个中心做出很多满足消费者利益的产品。
第二则文案开头首先阐述自己的价值观和心里利益——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事(why);
中间部分告诉用户我们是如何将事情做好,从而给消费者带来利益(how);
最后展示出自己的产品(what)。
这个逻辑方法:why——how——what,就被称为“黄金圈法则”——梯子理论的进阶。
产品是最后的成果,而目的和理念才是我们做事情的出发点。利用“黄金圈法则”让我们和消费者的目的统一、价值观接轨,然后促使他行动。
然而消费者的价值观有很多,我们应该与哪些去接轨才能唤起购买动机呢?
大师级书商霍尔德曼·尤里乌斯说过:“最有引力的欲望是性欲和自我改善的欲望”。这些欲望是人生来就有的,一直伴随我们直到生命的终点,每个人都无法逃避。杜蕾斯就是抓住了这样的人们这样的欲望,将“性欲”发挥的淋漓尽致。
这样的欲望,就是生命原力,一共有八种:
1生存、享受生命、延长寿命
2享受食物和饮料
3免于恐惧、痛苦和危险
4寻求性伴侣
5追求舒适的生活条件
6与人攀比
7照顾和保护自己所爱的人
8获得社会认同感
八大原力是生理上的驱动,会让人有非常强烈的动机去实现某个目标。回想一下,我们曾经是否因为一句广告词或是广告片而冲动购买一些商品?
前几天我给一个90后的小伙子看了一个苏格登威士忌酒的广告片,主题是:敬割爱。讲述了一个骨干要辞职,老板喜怒交加忍痛割爱,最后把酒欢送的故事。看完视频,从来不喝酒的他去买了两瓶。问其原因,答曰:我买来在我辞职的时候喝掉,很酷。
(https://v.qq.com/x/page/i0182klnm8v.html,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为什么一个从来不喝酒的人,看到一个广告片后会买酒?他觉得“酷”在什么地方?
广告片中的辞职的骨干,最终获得了原老板的认同,正是“八大原力”中的“社会认同感”起了作用。
消费者会因为自己的情感而购买商品,然后用逻辑证明其正当性。所以,触及人们的基本愿望和需求来激起情感反应,最终促成消费。
总结:通过两个案例,我们发现梯子理论更多时候是从价值观出发,在属性落脚,这样更能激发消费者的动机。在推广活动中,利用“黄金圈法则”与“八大原力”将我们与消费者的价值观接轨,继而唤起动机,促成购买。
回到最初的问题:到底如何才能让消费者觉得你家的产品更符合他的要求呢?你现在一定有答案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