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勿与我谈论感情,因为它会耗费财富;同样,也请勿与我讨论金钱,因为它会损害感情。"
这个观点之所以广泛流传,可能是因为它触及了一个普遍的心理现象——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金钱与感情似乎是互相排斥的。
对于人际关系来说,金钱犹如一把冷酷的双刃剑,能轻易切割两人之间深厚的感情纽带。
无论是在家庭、友谊还是恋爱关系中,越是亲近的人,越容易因金钱问题变得尴尬和疏远。
人们之所以对金钱问题如此敏感和回避,究竟是因为在我们的关系网络中,金钱具有何种难以言明的含义。
1、要让自己显得不爱钱
《论语》中有言:“夫子以温良恭俭让的品性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这种强调谦逊的传统思想,一直被视为社交礼仪和人际关系的基石。
因此,你会注意到,尽管大家都对金钱有所欲望,但总有人会“刻意”表现出对金钱的不在乎。
首先,他们往往不愿意直接接受金钱。
在我们小时候,当亲戚或朋友给小孩压岁钱的时候,成年人之间总要推让几回,直到实在“无可奈何”才勉强接受,
这样做才能显示出他们的温良恭俭,避免被贴上“拜金主义”的标签,进而损害他们作为“谦谦君子”的声誉。
其次,他们常常不敢索要应得的金钱,即使有权利获得,也常常羞于明言。
有位网友曾分享过一个经历:她借给一个同事500元,但这名同事似乎忘了还钱。从那以后,她不断寻找含蓄的方式来提醒对方,但始终未能触动对方的注意。
终于,有一次当这名同事询问她新买的裙子多少钱时,她回答说:“这件裙子不到500元。”这样,同事终于想起了应还的钱。
许多人在金钱问题上表现得异常谨慎,尤其是在与亲近的人交往时更是如此,
他们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对金钱的渴望,生怕这种欲望会像一把双刃剑,损害他们与人的感情。
2、钱背后隐含着不易察觉的敌意
钱不仅是一种经济标识,也象征着我们自我认知的一部分。因此,我们与金钱的关系实际上反映了我们与自己以及与他人的关系。
那些对谈论金钱感到不安的人,可能在潜意识里对金钱持有一种难以察觉的敌意。例如,他们可能在潜意识里将钱视为某种恶,或者将对父母或养育者的敌意投射到金钱上。
在这种“内疚感”驱使下,他们可能会过度解读对方的反应,把金钱问题看作是一种“剥夺”,仿佛自己索要的不仅仅是钱,而是对方的生命。这种过度解读导致他们在还未与对方明确交流前就自我否定,从而避免触及金钱问题,以免损害关系。
另一方面,这种因谈论金钱而产生的“内疚感”也阻碍了他们享受真正有深度的人际关系。实际上,讨论金钱问题可能是检验一段关系牢固程度的一种方式。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有能力承受与之相关的所有结果。
然而,许多人因避免谈论金钱而宁愿维持表面和谐但实质不佳的关系,这其实是一种逃避。
弗洛伊德曾提到,未满足的力比多会转化为焦虑。未得到充分满足的婴儿长大后可能会常常感到关系不稳定,这种焦虑会转化为对金钱和关系的敌意。
这种内在的不稳定性让他们缺乏勇气去面对和检验现实中的人际关系,也影响了他们从依赖关系走向更成熟的二元关系。
人们普遍喜欢金钱带来的愉悦,但如果在关系中压制这种欲望,就会在心理上产生冲突。这些冲突会悄无声息地影响我们试图维持的各种人际关系。
3、只做了一半好人的金钱观
谈钱其实是一种释放自我需求和欲望的过程。如果你内心热爱金钱,却假装不关心,这种自我压抑并不能让你成为更好的人,最多只能称为做了一半的好人。
什么是“一半的好人”呢?
就是你本想明确谈论金钱,但因种种原因选择了沉默。这种自我压抑换来的表面和谐仅仅是表象;被压抑的那一部分会潜藏在意识之下,可能会变为隐性的敌意。
比如,有朋友跟我分享过,她愿意资助母亲去购物,但母亲总是拒绝,却又不断强调自己多么辛苦。这种表面的谦让往往隐藏了更多不言而喻的情感和期望。
4、好的关系应该能够开放地讨论金钱
心理专家奥兰朵在《对财富说是》一书中指出,金钱是一种流动的能量,我们需要让这股能量自由流动。如果我们在关系中对金钱有太多的限制和预设,那么这股能量就无法流动,也无法带给人们更多的滋养和财富。
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勇于面对自己对金钱的真实欲望。只有坦诚地与人讨论金钱,才能建立更为健康和真诚的关系。
就像在电视剧《庆余年》中的范思辙,他对金钱的态度十分直接,即使是与亲兄弟合作,也会明确谈及金钱问题。这种直率并没有引起别人的反感,反而让人觉得他是个性坦荡、不做作的人。
据多伦多道明银行2015年的一项研究显示,更频繁地讨论金钱的伴侣通常会感到更幸福。研究发现,每周至少谈一次金钱的伴侣中,78%的人感到幸福,而那些几个月才谈一次金钱的伴侣中,只有50%的人感到幸福。
总体而言,金钱是一个中性的工具,它能公平地规范人与人的交往,也是一种信任和能力的象征。避免谈论金钱的人往往难以达到心理成熟。
敢于谈论金钱,并且清楚明了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期望,不仅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金钱和关系的尊重。
因此,改变我们对金钱的观念,勇敢而坦率地谈论它,可能是走向更成熟和更健康关系的第一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