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用自己的话提炼、压缩、归纳所看到的现象或是信息。(刚开始可做简单的摘录,同时注明出处,但后面尽量要用自己的话去概括)
感:结合自身的感受讲清楚这个知识点;与之相似的、相反的感受;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思:寻求知识间的联系;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要将它们串联起来,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
行:知识最终内化的过程;认知、行为发生了哪些改变,同时如何更好地去行动、去思考)
01-053:权利有别于能力
见:能力(Might)取决于自己能够占有多少,而权利(Right)取决于别人、社会愿意给你多少,维护你多少,是属于人类社会迂回的竞争方式,这是人与动物的一个最大区别。
01-054:权利是人赋的而非天赋的
见:权利不起源于神(每个人都有他自己心目中的神)、不起源于自然(自然是中性的,不带有主观价值倾向的)、不起源于法律(先是有了权利,然后才有了法律对权利的规定),权利来自于人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对惨痛经验教训、巨大错误的总结。
产权是通过社会强制实现的,是对某种经济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
思:既然权利来自于人的经验教训总结,有的是通过法律直接体现出来的,有的是隐性的,为每个人所独有的,那么所谓的人生而平等是不成立的。
01-055:自由不等于免费
见:人们行使政治自由的权利,势必要动用经济资源,而经济资源并不是免费的。人们不能为了行使政治自由,而去伤害他人的经济自由。
01-056:权利保护物理属性而非经济属性
见:私有产权保护的只是财产的物理属性,而非他它们的经济属性。这也就告诉我们:要鼓励新兴技术的普及和运用,鼓励新的技术为人们服务,否则我们只能活在哪些旧技术的年代。
感:
鼓励新技术的发明与普及,就是在鼓励创新的过程,无创新无进步,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私有产权保护财产的物理属性,是在间接地鼓励了新技术的创新。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市场作用的规律。
辩论题:如果你是家长,到底应不应该让你的孩子在童话的故事里长大?
支持正方:对孩子多讲童话故事,让他们对这个世界葆有美好的印象。
理由:孩子们对这个世界最初的印象如一张白纸,通过童话里的故事引导孩子在这张白纸上绘制出美好动人的画面。
真实的世界原原本本就呈现在那,早晚都要去认识,去感受理解的,不能剥夺掉孩子们那获得对这个世界美好印象的’权利’。
01-057:产权的兴起
见:产权兴起的动力,一是减少外部性(北美打猎,猎人们对山头划分,是对产权进行的间接界定);二是由于交通成本的下降,人口的集聚,对陌生人之间的协调。(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是有铁路公司建成的,目的是保护沿途的自然景观不受破坏。(排他性权利安排的需求))
思:(课后思考)
谁发现了金矿,这金矿里的金子就归谁。
原因是:对金矿做产权界定,能减少外部不必要的纠纷。
01-058:产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
见:使用权:产权的第一个环节。注意区分所有权与使用权,它们代表着一份资源在不同环节、不同层面的分工和使用。(土地:地主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农民有土地的使用权);
收益权:一份资产在一个时间维度上,通过提供服务所得到收益,无论是产权的暂时拥有者,还是产权的永久拥有者。
转让权:产权最重要的部分,决定着你是不是能把某件物品给卖出去,把一项资产未来的使用权和收益权都转让出去。
思:(课后思考)
国有资产是一种明确的资产。国家能决定着这项资产在未来的使用权和收益权,能转让给他人或是组织单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