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文化传承

中国文化传承

作者: 平城主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8-14 16:44 被阅读0次

每个人有一种禀赋,这个禀赋是人性在个人身上的表现,而人性是天生的,是上天给人类的使命。命、性、仁是连串在一起的三个观念,构成孔子思想的根本。墨子据说曾经是孔门弟子,然后才从孔门中出来发展自己的一套学说。墨子学说的思想中心是“义”,群体的公义要有“兼爱”为支撑的基础。人彼此相爱,没有偏差,才能使集体的爱成为社会公义的基础。墨子思想毋宁是补足了孔子学说还没有充分讨论的部分。儒家第二位大师孟子,为了要从墨子学派争取主流的位置,不能不兼论“仁”和“义”,也就是个人的人性与社会共同具有的公义。在孟子思想之中,两者必须是统一的。孟子学说中,经常出现的另外一个课题是人性本善,也就是人天生的禀赋应该是善的,如此每个人才有可能发挥仁和义。荀子从儒家学说“教”的部分,也就是培养与教育方面下手。他认为人性是空白或是中性的,经过自我的训练和修养,即所谓“学”的过程,人才能成为仁人君子。在荀子思想之中,仁不是理所当然的禀赋,而是经过后天培养获得的一种特质。学不仅是从知识方面学习,还要符合礼的行为模式,以涵育一个人可能发展的仁。杨朱之学实际上是后来道家的一部分。它对个人的尊重与人性的肯定,可能与孔子论仁是起于同一源头的。不过在道家的理论,群体几乎不必存在,关怀完全倾向于个人的一面,个人的禀赋有极大的潜力,不仅可以走向善,也可以走向完整,无须依附在任何群体秩序之上。个人的人性是一切的中心,认知与道德都可以从个人的人性中引申。所以从孔子提出个人仁的观念以后,向群体方向发展的就是墨子的公义,向个人本质可贵的方向发展的就是杨朱之学。战国时,荀子已经统摄了群体与个人,以礼来作为群体共同遵守的规范,以仁肯定人性的可贵。而同时,庄子和老子却是更进一步地肯定个人的价值,群体不在他们关心之列。

相关文章

  • 中国文化是什么

    中国文化是什么 中国文化就是历代每个传承者与自己所做的事情合一之后所彰显的自然之道。是每个传承者体悟到的自己与万物...

  • 中国文化传承

    每个人有一种禀赋,这个禀赋是人性在个人身上的表现,而人性是天生的,是上天给人类的使命。命、性、仁是连串在一起的三个...

  • 传承中国文化

    积财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 积经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 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道”为天下...

  • 创意设计袁志勇2020年书法作品

    中国风的红酒、挎包黑色金色搭配,传承了中国文化的时尚。

  • 刘力红∥如何跟师,才能学到真本事?

    原创:刘力红 师父是人不是神 口耳传承,确确实实它是中国文化很奇妙的一个传承路径,传承方式。这里面有太多感人的故事...

  • 为什么去别人家里做客夫妻不能同床睡?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自然也有很多风俗。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部分风俗没有被很好的传承下来,但有部分风俗,依然传承至今。...

  • 如此传承中国文化

    文中人物: 刘尘:侄子 二娘:作者 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刘尘,屁巅儿屁巅儿回来了。他书包一撂,小手一背,来来回回地踱着...

  • 2.18为什么读论语

    论语是中国文化的传承,作为国人要比别人先了解自己国家文化,让文化传承下去,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己所不欲,勿施...

  • 手工作品《灯笼》

    今天晚上,我和爸爸一起做手工,我做的是灯笼。因为老师要我们以传承好家风,传承中国文化为主题,所以我才做了个...

  • 传统文化复兴不应该忽视先秦诸子

    传统文化复兴是个热点问题,此问题既关乎民族文化之传承,又关乎中国文化自信力。 鲁迅曾写过一篇文章:中国文化失去自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文化传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hn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