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8月15,我在悉尼歌剧院

8月15,我在悉尼歌剧院

作者: edwardzhang24 | 来源:发表于2016-08-14 07:51 被阅读0次

     2015年8月1日,我们一行人去Australia自由行,从墨尔本自驾到布里斯班,然后飞凯恩斯玩大堡礁,8月15日到了悉尼。

    到悉尼歌剧院去感受一下,一直以来是我的梦想清单之一!因为悉尼歌剧院的设计非常独特,音响效果极佳,就算听不懂歌剧,也可以走进伟大啊!

    1.

    参观门票不算贵,成人24澳,儿童18澳(当日澳元兑人民币汇率在1:4.6左右)。我们买票进入,散客汇集到一起,由中文导游讲解。导游开始讲解悉尼歌剧院的建造历史,设计史和其特色等。我们边走边听,不断啧啧称奇,感叹其设计之宏伟,壮观而科学。

    导游还把我们悄悄带进了音乐厅,游客被限定了范围,只能远远地观看。正好有来自国内的合唱团在排练。导游告诉我们,下午会举行《黄河大合唱》表演,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这么巧啊,我们变得激动起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8月15日,能在悉尼歌剧院看一场《黄河大合唱》是多么具有纪念意义啊!

    在中文导游带我们参观的过程中,还碰到一件趣事。就是在音乐厅外面一侧布置有很大的横幅广告,上面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下面是英文“Commemorating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Victory of the Chinese People’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and World Anti-Fascist War”, 我们纷纷在这里拍照留念。

    我们刚拍完离开,就看到一群日本游客往这个方向走来,有好戏看了,中文他们虽然不一定能看懂,但总有人懂英文吧。其中一个日本人我在散客中心时还简单交流了几句,感觉他英语不错。不料,眼看要走近宣传牌,日本导游突然一个拐弯,偏离了轨道,日本游客们紧随其后,全部离开了。哎,我们大失所望。这个日本导游显然是知道了我们中国人的庆祝活动,有意避开了。

    2.

    参观完后,我们赶紧出去买票。早知道就不用花钱买票进来参观了。可是不进来参观,又不可能知道下午会有《黄河大合唱》表演。还好,凭借参观劵再买演出票有一些折扣,让我们得到了一些安慰,2个人91澳元,人民币共400多,价格适中。

    演出厅里几乎座无虚席,除少数老外外,全部都是中国观众。听说有大致一半游客,一半是本地的华人。演出很快开始了,报幕都是先中文后英文,这还是我第一次见识报幕不用话筒。要知道,悉尼歌剧院音乐厅可是能够容纳2679人的大厅啊!声音很清楚地传到了坐在后面的我。

    《渔光曲》、《松花江上》、《游击队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地道战》、《长城谣》、《南泥湾》、《大刀进行曲》等一首首经典把我们的思绪拉回了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既让我们热血沸腾,也令我们倍感亲切。所有的独唱和合唱都没有麦克风、扩音器等辅助设备,声音清楚地传遍了整个音乐厅。间或还能听到远处观众席中压抑的咳嗽声,回荡其中。

    最后响起的是令人热血沸腾的《黄河大合唱》,在超百人的合唱团和多媒体演绎下齐声嘹亮,借助悉尼歌剧院顶级的声效,尽显铿锵豪迈的气势。在主持人的带领下,观众全部加入了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无论是老人还是中年,青年或者是小孩,每一个中国人都对这首歌耳熟能详,我们忘情地宣泄着自己的情感,借音乐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演出达到了高潮……。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70年后的同一天,2015年8月15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由澳丰集团和澳大利亚宋庆龄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国国家级艺术团-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团倾情演绎的专场音乐会《黄河大合唱》在悉尼歌剧院音乐厅激情唱响。用音乐来纪念历史,用音乐来传达和平,用音乐来畅想未来……。

    图片来自网络

    3.

    必须得为祖国点个赞,能够不远万里到异国他乡举行这样的演出,不仅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还凝聚了当地华人们的人心,他们尽管身在异乡或已加入Australia国籍,但依然心系祖国。

    我们包车的华人司机也调侃说,他们是出了国后更爱国了。尽管加入了Australia国籍,但对来自祖国的一切还是非常关心。他还说,2008年奥运会后,华人们在当地的地位都大幅提高了,华人的身后有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是完全不一样的。

    其实,华人们的爱国情结由来已久。从1894年Sun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历时17年,革命党人先后发动10次武装起义,所耗资金62万余港币,多由华侨资助。据辛亥革命后的统计,海外华侨共为革命捐款394.281万元。中华民国时,南京临时政府财政困难,各地华侨节衣缩食,捐款达600万元。

    抗日战争期间,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以各种方式支援和参加祖国的抗战。1938年10月,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成立。其分支机构遍布南洋各国,广泛开展募捐活动,筹集抗战急需物资,组织华侨青年回国参军参战。在美洲,致公党创始人司徒美堂于1937年10月发动美国纽约市54个华侨团体,成立纽约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波士顿、旧金山以及南美一些国家的华侨,欧洲、澳洲(大洋洲)等地的华侨,也先后建立了支援祖国抗战的各种团体。

    全国抗战开始后,中国国民政府陆续向国内外发行多种债券,总数达30亿元。到1942年,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认购总数达到11亿元国币,而且战后这些公债并未偿还。所以,他们购买的这些公债如同捐款一样,全部无偿地贡献给了祖国的抗战事业。(Zhong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李蓉)

    2008年汶川大地震灾难发生时,海外华人们更是纷纷慷慨解囊,捐款捐物。

    4.

    2009年电影《建国大业》上演后,引发了国内一场大争论。那就是,电影中众多的演员们很多都已加入了外国籍,为什么要让“外国人”来演《建国大业》?这不是讽刺吗? TA们都加入外国籍了,还是真爱国吗?

    加入了外国籍就不能爱国了吗?那拥有中国国籍的人也不是都爱国啊。要不然,抗日战争期间就不会有那么些汉奸了。很多人加入外国籍是为了争取更好的生存条件,本来就很正常,完全没有必要小题大做,和是否爱国联系在一起。

    作为大国公民,我们应该有胸怀去包容,去海纳百川,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TA们即使加入了外国籍,只要心系祖国,能为祖国实实在在做事,那就是爱国。

    5.

    今天,中国人已经遍布全球,随便走到哪里都可以见到华人的身影。华人在世界各国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是接纳还是排斥TA们必将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全盘西化当然会有问题,但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也行不通。在全球化时代,作为中国人,或许正确的打开方式是:

    全球观、中国心、专业能力、本土功夫

    我们有幸赶上了这场盛会,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特殊的地方,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8月15日,这个日子对我从此不再普通,它和悉尼歌剧院,它和黄河大合唱,和Australia华人们联结在了一起,它将永远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记忆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月15,我在悉尼歌剧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it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