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胡适和别的小孩很不一样,人家都好玩儿,上树挠墙,追鸡逗狗,他偏偏就好看书。放到现在,他就是个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与其他小孩的距离感让胡适从小就很早熟,懂得察言观色。
那时候胡适住在大家庭里,爸爸早逝,家里只靠守寡的母亲艰难支撑。偏偏大哥又是个败家子,只会吃喝嫖赌,遍地撒钱。每到年关,家里都挤满催债的,在母亲面前伸手要钱。
刚收拾完大哥的烂摊子,母亲还得腾出手来应付两个十分不懂事的嫂子。这两个嫂子就像是门上贴的左右门神,天天横眉冷目,好像谁都欠她俩三个亿似的。
时不时的,她俩就得闹别扭,打冷战,十天半个月冷着个脸不理人,不过她俩倒是有个共同爱好,就是喜欢打骂孩子,实际上是借着骂孩子暗讽母亲做人不地道。母亲听了,一声不吭,忍着。实在忍不过了,她也只是跑到邻居家借坐一会儿,等着她俩消气儿。
这点点滴滴母亲受的委屈胡适都看在眼里,这让本就早熟的胡适更懂得了母亲的隐忍是多么伟大。
他在心疼母亲的同时也悟出了一个道理,“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更难受”。
有句话说“人的格局都是委屈撑大的”,这话可以说是胡适从母亲身上学到的精髓。不夸张地说,他在挑老婆这件事儿上都受着委屈。
话说胡适长大后留洋回国,想着和当时的旧风气大战一场。而摆在他面前最头疼的难题,就是他的未婚妻。
原来在胡适十四岁的时候,母亲就给他定了一门娃娃亲,未婚妻名叫江冬秀,是个传统姑娘,不仅不认字还裹小脚,甚至保守到在结婚之前都不和胡适见一面。
胡适听说这种情况,心中好生郁闷。怎么说我也是个留洋的“海龟”嘛,怎么能娶这么一个“土鳖”呢。
想到母亲,他最后还是选择了结婚。婚礼那天,他紧张得手心冷汗直冒。这可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个姑娘啊。
嘿!打眼一瞧,个不高、还挺胖,一双小眼眨巴眨巴,笑眯眯的。咦!怎么越看越有一股泼辣劲儿?这一眼的印象让胡适心下一惊,这个女人,可能不一般呐。
别说,还真让他猜准了!江冬秀虽然不识字,但是性子辣极了,还酷爱搓麻将,这一天天的,搓牌声、叫喊声吵得胡适脑袋都大了一圈,但是不敢得罪老婆大人,他只好退避三舍,悄悄跑到大学里去闷头看书。
江冬秀的种种举动让胡适背上了“怕老婆”的名声,流传千古。不过胡适的让步也不能说没有收获,江冬秀在胡适的影响下开始学习文化,后来竟然连《红楼梦》都记得滚瓜烂熟,这让胡适感觉自己像挖到宝一样开心。
甚至在胡适最穷的时候,还是靠着江冬秀搓麻将赢的钱才维持了生活。或许,这就是嫁给爱情的样子吧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