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别了,武器》 海明威(1899~1961)年 美国作家
我以前在看小说时,只是关心小说写得好不好,对不对胃口,吸不吸引人。至于小说的作者是谁,是哪个国家的,什么出版社出版的,等等,都不在我的考虑的范围内。现在看书就奇怪了,拿起书是先看作者,年代,背景,风格,出版社,最好有花絮八卦的,奇人异事的,等等。好处是,能够很快地进入读书状态,与书中的历史,人物,对话,情景,氛围等融合在一起。坏处是,看书时的杂念太多,喜欢去猜测作者的背景,用意,好恶,水平等结合在一起。我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二者皆有是否会更好?
海明威有一套“冰山理论”我是接受的。那就是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威严,很雄伟,这只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而八分之七都隐藏于水面之下。也就是说,真正的好的东西都在水下。我也就能理解了他为什么会去写这么一个题目的书了。因为他要告诉我们,无论有否有战争,无论是否逃离战场,生命最终还是要以死亡来结束的,人性中本就交织着趋向死亡的因素。人即便逃过了战争,却逃不过宿命,战争的悲剧,更是存在于本身的悲剧。这一种关于命运与存在的迷茫,是一种更本质的迷茫的结论,大概就是他冰山之下的八分之七的部分吧。难怪有的评论家认为,海明威的“迷茫”中最具有存在主义的色彩。
他自己在一次演讲中也说;一个作家的风格应该是直接的,个人的。人生虽然无意义,无目的,无方向。但行为还得遵循一定的准则,在茫茫的大海中还要有几个知心的人,要生活得真诚,勇敢,有风格。一个人最大的成熟莫过于在敌我悬殊的压力下,保持风度,败要败得漂亮,虽然败于邪恶黑暗的势力,但精神上还是胜利的。这大概也就是他的冰山之下的八分之七的结论吧。
这是一部自传色彩很浓的小说。小说通过主人公亨利中尉和凯瑟琳的不幸遭遇,来诅咒战争对人类的摧残,毁灭,以及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和反叛。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满怀使命感,正义感,志愿来到意大利战场,几度生死的考验,几度曲折的磨难,他开始意识到战争的罪恶的本质,战争的集团的利益。他无法容忍,他最终选择了逃避,离开了战场,放下了武器,也告别了手中的武器,成了战争的叛逆者,成了悲剧的践行者。女主人公凯瑟琳的死,是亨利中尉精神悲剧的高峰,也是羔羊一般的受难命运的不可避免的成熟表现。海明威自己都说;这本书是一部悲剧,这个事实并没有使我不愉快,因为我相信,人生就是一部悲剧,也知道人生只能有一个结局。
书中有一段比喻,比喻得非常好,几十年都过去了,我至今还依然地清晰地记得,也是非常衷肯地切中了战争要害。一根着了火的木头,木头上爬满了蚂蚁,有的逃了出来,有的烧得焦头烂额,不知往哪儿逃得好。但是多数蚂蚁都往火里跑,接着调过头来朝尾端逃,挤在凉快的顶端,未了还是烧死在火里。
所以我在想呀,海明威的小说显示出了他的艺术与写作上的成熟,也暗示出了他对战争与爱情结果的了断,也表现出了他对统治者的贪婪与愚蠢的蔑视,也流露出了他对普通人的幸福与失去的惋惜。
所以我又在想呀,亨利的儿子没有存活下来,妻子在产后的大出血中又死去,上帝一下子夺走了他将爱的和正爱着的人,难道这就是他参与战争的代价。在他已经为战争而负伤,也为了战争贡献了力量之后,为什么上帝还要如此地惩罚他呢,惩罚他的无法治愈的心灵创伤,惩罚他的无法尝到的残酷滋味。当他听到一声声永别了,一声声永别了武器,他是幸运的,他是决绝的,这不仅仅是和武器来告别,更是和战争来告别。
我喜欢海明威的小说,喜欢他用一个个令人难忘的形象,讲述着一个个人留在凄风苦雨中,漠然茫视着悲凉孤独的人生的人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