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课堂很流畅,昨天分辨清楚了文本分析课和评价鉴赏课之后,对于每一节课的目标更加明确了。
今天的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就是学会文本分析,而我认为文本分析也经过了一个由浪漫精确到综合的过程过,而整体的教学设计,先由学生诉说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的感受基本上停留在根据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上,而他们对于人物的分析比较粗浅,停留在乐观善良的层面上,那我就需要引导他们走进文本深处,看到人物多元化的一面,而这个多元化需要在精确分析的基础。
精确分析的过程其实就是划分层次的过程,学生如果能够准确划分层次,就意味着他们对文章的结构事件等各个部分把握的非常清楚,因此初步感知之后我们就进入了情节划分,虽然情节划分,从小学就开始强调,但其实学生并没有掌握住其中的方法,因此,追求情节划分的结果,同时也在探讨划分情节的方法,学生很快得出可以根据时空转换、人物转换、情节变化等要素划分的结论。
然后根据情节得出自我成长的规律,离家——经历挫折,带点糖——成长成功。这种规律不仅仅在小说中经常体现在童话故事中也有比如《丑小鸭》《永远讲不完的故事》《绿野仙踪》等等都是采用这种模式。
一节课就这样结束了,学生不仅了解了情节内容,还明确了划分层次的方法,得出写作的规律,为本单元微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
回顾这节课,总而言之,还是比较成功的。但是回过头来却发现在学生主体性方面发挥的依然不够,很多情况下依然是我在带着学生去学,学生群答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都是今后的课堂需要注意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