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重看《未来简史》,赫拉利将人类的发展分为认识革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并指出人文主义终极目标是追求永生、幸福快乐以及化身为智神,未来最伟大的两股科学力量是生物科技与计算机算法,人文主义也有自己的宿命,接替人文主义的很有可能是数据主义,本文大部分内容直接来自《未来简史》。
在欧州帝国主义的全盛时期,殖民者和商人用彩色的珠子,就从当地人那里换来了整座岛屿、整个国家。同样,在21世纪,个人数据可能是大多数人能够提供的最宝贵的资源,但我们正亲手把这些数据交给各大科技企业,好换来免费的电子邮箱或是有趣的小猫视频。等到谷歌、脸频网和其他算法成为无所不知的先知之后,很有可能就会进一步演化成代理人,最后成为君主。
21世纪的新科技可能会彻底扭转人文主义革命,让人类交出权威,送到非人类的算法手中。
一旦生物学家壮士判断生物也是算法,就等于拆除了有机和无机之间的那堵墙,让计算机革命从单纯的机械事务变为生物的灾难,也将权威从个人转移到了算法网络。
在自由主义面临的三个实际威胁中,我们已经讨论了两个:第一,人类将完全不具价值;第二,人类整体仍然有价值,但个人将不再具有权威,而是由外部算法来管理。第三,有些人仍然会不可或缺,算法系统也难以了解,而且会形成一个极少的特权精英阶层,由升级后的人类组成。这些超人类将会拥有前所未有的能力及创造力,让他们能够做出许多世上最重要的决定。
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和国家控制共产主义就不是意识形态、伦理教条或政治制度上的竞争,而根本上是不同数据处理系统间的竞争,资本主义采用分散布式处理,而苏联共产主义则是集中式处理。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是将分析数据和做决定的工作分发下去,交给许多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连接的处理器。哈耶克所说:在一个把相关事实的知识分散给许多人的系统中,可以靠价格协调不同人各自的独立行动。依这个观点,证券交易所正是人类创立的最快、最有效的数据处理系统。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弋尔巴乔夫为了让苏联经济起死回生,派出一位主要副手到伦敦,想了解撒切尔主义是什么,资本主义制度又是如何实际运作的。东道主带着这位苏联来的贵宾,前往伦敦证券交易所和伦政经学院参观,与银行经理、企业家和教授长谈,这位苏联专家忽然忍不住说:抱歉,请先停一下,先别管所有这些复杂的经济理论了,我们在伦敦来来回回一整天,有件事我一直不懂,在莫斯科,我们派了最联明的人来研究面包供应制度,但每家店和杂货店还是大排长龙。而在伦敦,这里有数百万人口,我们今天经过了许多家店和超市,却没有一个地方需要排队,请带我去见一下在伦敦负责供应面包的人,我一定得学学他的秘招。东道主想了一下说道:可是,没有人负责供应面包给伦敦啊。这正是资本主义成功的秘决,并没有中央处理器单元垄断关于伦敦面包价供应的所有数据,而是信息在几百万消费者和生产者、面包师和企业家、农民和科学家之间自由流动,市场力量决定面包的价格、每天烘焙的数量,以及研发的顺序。
政治科学家也逐渐把人类政治结构理解成数据处理系统。民主和专制在本质上是两套关于收集和分析信息的对立机制,专制使用集中式处理,而民主则喜欢分散式处理。但是,随着数据和流通速度双双提升,选举、政党、国会这些制茺就可能遭到淘汰,原因不在于道德,而无法有效处理数据。
数据主义指出,人类想要的并不是车辆本身,而是移动的便利,只要有优秀的数据处理系统,就能简单又有效地提供这种移动的便利。
数据主义将人类体验等同为数据模式,也就是破坏了我们的主要权威和意义来源,带来自18世纪以来从未有过的重大宗教革命。在洛克、休谟和伏尔泰的时代,人文主义认为 上帝是人类想象力的产物。但现在数据主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说道 :没错,上帝是人类想像力的产物,但人类的想象力一样只是生化算法的产物。在18世纪,人文主义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走向以人为中心,把神推到了一旁。而在21世纪,数据主义则可能从人类为中心走向以数据为中心,把人推到一边。
数据主义革命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一两个世纪才能成功,但人文主义革命也不是一夜之间忽然成功。
一旦万物互联网开始运作,人类就有可能从设计者降级成芯片,再降成数据,最后在数据的洪流中溶解分散,如同滚滚洪流中的一块泥土。于是,数以后有机会主义对人类造成的威胁,正好如人类对其他动物所造成的威胁。
我们无法预测未来,因为科技并不会带来确定的结果,同样的科技,也可能创造出非常不一样的社会,举例来说,火车、电力、无线电、电话这些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科技,就能催生出法西斯政权或自由民主政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