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成绩刚出,粗略查看,发现哪个班都有几名学生其他科目成绩可以甚至优秀而有一两个科目偏差较大,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偏科。
关于孩子偏科,大多数和老师有关。家长或许会感到奇怪,明明是同一个老师,为什么别的孩子不偏科,甚至学得很好,偏偏自己的孩子就偏科。想到最后,得出结论,这肯定不是老师的问题,一定是孩子的问题。
其实,这确实不是老师的问题,但是也不是学生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孩子和老师的关系出了问题。在学生时代,孩子不喜欢某个老师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4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没有得到老师的“重视”。比如,老师没有给他一定的工作任务,比如当干部,课堂上很少提问他,没有关注他,也不找他谈心等等。
第二个原因是孩子对某学科提不起兴趣。要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如果对某一学科根本不感兴趣,对这个学科的老师印象也不会好,学习成绩就不好,老师就更不愿意重视他。这样一来,恶性循环就形成了。
第三个原因是孩子被老师批评过多。有的孩子不遵守纪律,影响其他同学学习,老师一般都会出面制止并会批评,一旦某个孩子被老师批评的次数多了,在老师面前缺少成功、愉悦的心理体验,造成情感上的隔阂,导致不喜欢这个老师。
第四个原因是孩子和老师有某些“过节”或者误会。有时候,老师教育、批评学生,难免出现错误,有的孩子被冤枉了,耿耿于怀,产生委屈甚至怨恨情绪,就会与逐渐和老师疏远起来。
以上这四个原因都会很大程度导致师生关系恶化,孩子学习成绩滑坡。
家有偏科孩子的家长,通常都是苦口婆心给孩子讲道理。这样做的结果只会加重孩子的厌恶情绪。为什么? 因为躲避自己讨厌的事物,是人的本能反应。
孩子偏科通常在小学时已经有苗头显现,家长不重视或不知道该如何与孩子沟通,孩子在某科上才越来越差,而到了初、高中会更加明显,因为孩子自信心早已不足,加上躲避自己讨厌的事物,即使有心补差,通常也不会理想。
家长与老师要想避免孩子偏科,就要在孩子接触到某一科目前,讲清楚学习这个科目的意义。接触新老师时,要尽可能让孩子了解该科老师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这样孩子才会对科目对老师产生兴趣,产生亲近感,偏科发生的可能性也许会大大减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