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中有一条“峰终定律”,它是荣获诺贝尔奖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内曼研究提出的:我们对一件事物的记忆仅限于高峰和结尾,事件过程对记忆几乎没有影响。高峰之后,终点出现得越迅速,这件事留给我们的印象就越深刻。
也就是说人的记忆,在某件事的最高峰时期最容易留下深刻印象。而到了绵长的末尾,人的感受会渐趋平淡。
想想人生确实有很多时候,如果在最美好的时候离开,戛然而止,留点回味,意犹未尽,这种感觉多么美好!
此定律运用在爱情上,那就是如果你想让一个人记住你一辈子,那么在最美好的时刻离开。不要拖到感情变淡了,时间越长,反而无法留下抹不去的痕迹。
只是如若彼此真心相爱,又有谁能做到在最美好的时刻离开?他(她)已是你生命的一半,离开对方,你也半死不活,要那种深刻的想念有何用?好好的日子,岁月静暖,没人能够残忍得在情浓时绝然转头离去。
除非,一方临危受命,身不由己执行某种不可违抗的命令、或身患不冶之症、或飞来横祸种种意料之外人力不可控的外因,制造出这样一个结果,会让守望的一方,一生一世放不下对你的眷恋。
还有一种离开,最容易发生在最美好的时刻,就是为了爱,为了对方,而毅然决然割爱,不得不转身离开……
萧然和苏云是大学同学,由陌路到相识相知相恋,爱得热烈也爱得深沉。转眼就大学毕业了,命运之手却把他们分开了,苏云回了她的家乡苏州,萧然南下来到了深圳。在苏云的母亲百般阻扰下,为了苏云的幸福,萧然不得不含泪斩断情丝。
后来,无数次相亲后,萧然终于娶到一个温良淑德、门当户对的女孩。岁月的荒涯里,年少时那颗爱情的心,也冷却下来。他还是经常想起苏云,她眉眼间淡泊的笑,她近似洁癖的生活习惯,她的温柔和素雅,虽然妻子也很爱他。
失去联络后数年,在一次校友会偶然遇见。他们都怔怔的,眼里满含热泪。苏云和那个“苏州公子”早已成婚,只是婚后争吵不断,感情不顺。他抱她入怀,久久不松开。
知道他现在生活得幸福、美满,有了个漂亮的女儿,偶尔也和妻子吵架。苏云了解萧然的脾气,劝他要好好珍惜和对待妻子。
萧然久久盯着苏云,抓紧了她的手,那你呢,也一定要幸福!
她的泪,潸然落下。是的,我们都要幸福!
她懂他的心。他们没能在一起,没能一起创造幸福,但是,萧然还是希望她幸福的啊。这幸福,是为了让他们的分开值得,让分开的人都心存安慰,知道相爱的她(他)都人生美满。如果,谁不幸福,那他们曾经的分开又增添了一个多么大的遗憾,多么不值得。一定要幸福,是我们对人生过往的弥补,也是我们对曾经的爱的深爱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