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生活在南宋时期,一生惦记着山东那片失去的北宋土地,是他一心想收复的家园。作为军人,他足智多谋,英勇善战,但是战场却没有给他太多扬威的机会。他的生命和生活,在他的诗词中神采飞扬。
最近,读着叶嘉莹先生的《唐宋词十七讲》的辛弃疾篇章,来到大明湖畔的“辛弃疾纪念馆”,不由得浮想联翩。
(摘抄)辛弃疾的词,并未直说收复失地,不是简单地喊口号,而是用形象、意向来表现,他的形象来源于自然景象,人事界事像两个方面。
(摘抄)任何一件事,一个情事,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同样是形象,是事像。辛词很少说政治,喜欢用典故来表达。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倚天长剑”原来出自此处,化作白龙钻入双溪的神剑,辛弃疾要燃着入水不灭的犀角去追寻,但是政治对他的迫害令他心寒,对百姓生活的担忧让他止步。担心“风雷怒,鱼龙惨”,只能“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辛弃疾二十多岁就组织义勇军抗敌,却被小人诬陷,被罢官闲置一个十年,又一个十年。几番风雨之后,只能孤独地望斜阳落日。一切含蓄的文笔,引经典喻今,将豪放与婉转表达得毫不虚浮,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
叶嘉莹先生在介绍辛弃疾时,对他的豪放和婉转讲述得很贴切,但对他的词介绍的比较少。看着长廊中的辛词,更想谈谈他其他的作品。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里满眼都是金碧辉煌的欢乐场景,极尽奢华的享受,辛弃疾却是那个在灯火阑珊处的孤独的影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不是辛弃疾不知享受生活,他在夜行军途中,能感受“清风”、“鸣蝉”,能“听取蛙声一片”;他在“茅檐低小”处,笑逐颜开地看着小儿“溪头卧拨莲蓬”。这样的真情流露,一定有一颗对生活无比热爱的心。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的责任却在“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在“沙场秋点兵”。他的人生理想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人生的无奈,他只能感叹“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只希望“生子当如孙仲谋”。当他在六十六岁时再次被复用,虽然北伐一直是他的愿望,但面对草率地出兵,只能在一句“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来表达内心的担忧。
虽然一生怀才不遇,风风雨雨走过,辛弃疾依旧坚持用豁达、释怀的态度面对现实。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果真是:“天凉好个秋”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