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我们都是范雨素,但不是网红范雨素

我们都是范雨素,但不是网红范雨素

作者: 花下锄月 | 来源:发表于2017-04-28 23:53 被阅读0次

    很多人都在谈论范雨素,我一向迟钝,昨天晚上才知道这个热点事件,因为事关写作,忍不住也找来《我是范雨素》的原文看了看。

    倒没有看出多么好来,也许是我的欣赏水平有限,如果不是对这个人感兴趣,也许第一部分都无法读完。虽然文章有一个颇吸引人的开头,就是被反复引用的“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

    文章只所以迅速传播,与文章本身的文笔关系不大,主要是作者的身份和文章中写到的一些社会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如果没有文章前面对作者的介绍:“范雨素是湖北人,来自襄阳市襄州区打伙村,44岁,初中毕业,在北京做育儿嫂。空闲时,她用纸笔写了十万字,是两个家庭的真实故事。”我想,《我是范雨素》是很难引起关注的。

    几乎所有的评论都把范雨素的爆红和余秀华相比,因为她们确实存在着诸多的共同点:农民、中年女人、经历坎坷、写作,总之,是处于底层的弱势群体,做着与她们身份不太相称的事情,而且,她们的写作,在某些方面,以亲历者的身份,说出了一些大家平时虽然一直知道,但感受并不深刻的事实,真实的力量有时候是惊人的,因为真实、现实的真相,大多数时候是被遮蔽的、模糊的,不容说出的。

    她们说了,比如范雨素文中的亲情被现实的冲击、拆迁过程中的不公、富豪二奶的生活等,其实现实中比比皆是。但是,通常是出现在媒体报道、小说或影视作品,以及个人在网上的冤情公布等,由个人通过生活随笔、自述故事书写和表达还是极少数,所以其文本价值也有一定的意义所在。

    和菜头批评公众对待范雨素热是一场屁味的刻奇,(刻奇:意思应该是一种廉价的情感。“讨好自己、迎合自己”,“虚假的崇高,一种自我感动与自我感伤,自我欺骗。”)

    和菜头先生对热点事件的冷静思考和独特视角总是与众不同,虽然我也觉得有时刻薄的过分,但不能不说他说的有道理。在对弱者的围观中,有很多人满足于自己同情和感动的道德感,对不同意见视为冒犯。

    高高在上的人自我感动,而同阶层的人,会有物伤其类的共鸣。这些小火苗越逐渐星火燎原,熊熊火光迅速让主角大热、大红大紫起来。

    相比之下,宽厚的王路就说的很巧妙,他说他觉得《我是范雨素》写得好是因为作者的人格魅力和经历,而不是文笔。并赞美作者作为母亲的伟大。

    只能说,各人的立场不同,所持的观点自然也不同,但写作,有时是可以通过内容讨巧的。

    作为社会底层的大多数小人物来说,其实生活并不见得比范雨素要好多少,作为已经中年的农村出身的人来说,曾经的贫穷、生活的坎坷是大多数人所经历的,如果范雨素作为一个符号,那么,很多人是范雨素。

    我们都是范雨素,只是,不是那个作为网红的范雨素,而是挣扎在生存战场的范雨素,是热爱生活也热爱书写的范雨素。

    湖北农民范雨素,也许从此改变命运,走上创作的道路,媒体报道她已经签约理想国要出书了,而且预付版税,她不用再做育儿嫂,她可以安心写她的书,写她的经历的故事,写她看到的现实。

    但是,无论写多少农民工的故事,对农民工的地位和现状的改变,作用微乎其微,也可能毫无作用,这就是现实。

    其实早在多年前,南方的工业发达地区就流行过打工文学,并涌现了象郑小琼、王十月、塞壬等实力派作家,但除了这些具有写作天赋,并且十分努力的人改变了自身命运外,大多数打工者、农民工,和那些俯视他们的人,依然是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范雨素的爆红,也在写作圈里掀起了不少的波澜,除了分析、点评等大量文章出现,众多写作者也再一次看到了写作所蕴含的无限可能。

    没有人不想成为网红。

    然而,热点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如何面对和接受之后的风平浪静,和写作的寂寞孤独,才真正决定了扬帆的船能否到达彼岸。

    2017/4/2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都是范雨素,但不是网红范雨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naa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