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工欲善其事

工欲善其事

作者: 素素1 | 来源:发表于2022-06-26 08:56 被阅读0次

          出生在城市里的孩子问我,现代化好不好?
          我理所当然地讲:现代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对落后生产力的战胜。现代化是与机器大生产联系在一起的,产品生产效率更快、质量更好、销路更广。孩子不以为然,强调机器大生产是对手工业的围剿,让丰富多彩的传统生活变得扁平化、无聊化。

          我惊讶于孩子的独立思考,询问他的观点从哪儿来?他从身后掏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潘伟著《百工记》,封面是素色的,黑、白、灰勾勒出时代的沧桑感,虽然我不知道那幅图片究竟是什么,但我知道至少在我的家中、我熟悉的亲朋好友的家中再也见不到它的踪迹。

          曾经有人说,忘记了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我相信很多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忘记了历史,但是我们毕竟一路向前,没有精力与时间去回望走过的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更长,是否还在记忆的角落中存留手艺匠人挥汗如雨的模样。那些曾经活跃在街头巷尾的弹棉花、锔碗盆、编竹席,早已不见踪影,是他们老了,还是他们没有把手艺传给子孙,还是他们的产品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三百六十行,七十二寡门。如果将潘伟类比于手艺匠人,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创作动机,无非是背着相机下乡,见到一些新鲜的事物就摄拍下来,回到书屋为这些照片附上文字,取名《民间一瞥》,在地方报纸副刊上连载。于是,读者便有了与手艺匠人隔空对话的机缘。
         《百工记》的主题是“民间造物史”“百姓生活志”。造物,顾名思义,创造物体,但因何创造、何时创造、何地创造、创造什么都大有玄机。潘伟创作《百工记》,或亲临现场、或寻访手艺匠人,获取第一手的资料,他以影像及文字的方式拯救了我们的记忆,它告诉读者手艺匠人的创造精神不因器物而改变,即使在现代化大机器生产,匠人的执着、专业、谦卑都是值得尊重的。

          比造物更重要的是生活。如果说造物是有形的,那么生活是无形的,生活的意义在于“造人”。人类在劳动中不仅创造了物品,更创造了人性。人与物品的对话,不需要语言,人将自己的理念通过手眼配合,融入到物品中,给物品创造了被称为“文化”的内涵。无论你是当事人,还是旁观者,在物品的使用过程中都能得到“文化”的影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工欲善其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ngw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