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圣经》上讲,人们想要联合起来修建通向天堂的巴别塔,上帝出手阻止,使得人们语言不通,巴别塔计划失败。这就是不同种族说着不同语言的缘由。
然而,沟通却又不单单是语言的事。就像《亲爱的安德烈》一书说,“人与人之间,有语言,但没有交流。”
父母给与子女肉身和无私的爱,以为天然的血缘亲密能建立起坚实的心理亲密,但沟通交流缺位造成后天的疏离,甚至对立。以为爱无所不能,足以跨越代际的沟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的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也不必了。虽然心中有爱,但是爱,冻结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着一个疼痛的伤口,没有纱布可绑”。
父母与子女身在同一屋檐下,却在各自的房间把心房紧闭。那么近,又那么远,终于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这条代际间的巴别塔之路要走多远才能看到曙光。
2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就是跨代际与跨文化沟通交流的一次尝试。这是龙应台与其子安德烈的书信集,跨代际和跨文化的母子,试图用邮件往来的现代书信方式,为走近和了解彼此寻找一个突破口。
在书的最前面,龙应台面对十八岁的儿子,说“我走近他,他退后;我要跟他谈天,他说,谈什么?我企求地追问,他说,我不是你可爱的安安了,我是我。”
“我想和他说话,但是一开口,发现,即使他愿意,我也不知说什么好,因为十八岁的儿子,已经是一个我不认识的人。他在想什么?他怎么看事情?他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他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他为什这样做那样做,什么使他尴尬什么使他狂热,我的价值观和他的价值观距离多远,我一无所知。”
在当代中国,身为父母,这份认知,尤为可贵。
典型的中国父母身上仍流着传统大家长制的血液。对子女独立意识的建立,完全忽视。对子女自我意识的已然形成,视为不见。
对孩子说“你要乖,你要听话”,“你要这么做,你要那样做”,“不能那样做,不能这么做”。然后,捧着一颗“为你好”的心,把想当然的“好”一股脑儿地塞给孩子。
偶尔的,也想坐下来好好聊天,可是找不到聊的话题。或者聊着聊着就又回到道德绑架的老路上“妈妈为了你多辛苦,你怎么能这么对妈妈”。情急时,又忍不住怒斥棒喝,“你这个不孝子”。
这个曾经襁褓里的婴儿,已经成长也应该成长为一个有自己想法的,需要对自己负责的独立人。
多少父母对这一事实认知不明,接受不了,疏离的、紧张的亲子关系由此而生。
3
书中最让人感动的,是龙应台对孩子自我意识的尊重。
安德烈喜欢音乐,龙应台就让次子找来“嘻哈”音乐歌词,了解流行音乐。
安德烈在信中谈到感情问题,龙应台特意问儿子,这些个人隐私介不介意被刊出。
聊天当中,安德烈说,我要走了。龙应台说,对不起,你妈能不能问你要去哪里,做什么?请注意此时发问的用词与语气,关心中包含尊重。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段:“我不喜欢人家抽烟,因为我不喜欢烟的气味。我更不喜欢我的儿子抽烟,因为抽烟可能给他带来致命的肺癌。可是我的儿子二十一岁了,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成年人,就得为他自己的行为负责,也为他自己的错误承担后果。一旦接受了这个逻辑,他决定抽烟,我要如何‘不准许’“呢?我有什么权利和权威来约束他呢?”
“我恨不得把烟从你嘴里拔出来,丢向大海。可是,我发现我在心里对自己说,MM请记住,你面前作者一个成人,你就得对他像对待天下所有其他成人一样。你不会把你朋友或一个陌生人嘴里的烟拔走,你就不能把安德烈嘴里的烟拔走。他早已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个‘个人’,他就是一个‘别人’。”
有没有觉得很震撼。把成年孩子当成个体,关于个人选择方面的问题,就算是不好的影响到健康的生活习惯,也不是简单粗暴地制止,而是接受一个成年人要对自己负责为自己错误买单的逻辑。
4
东西方文化差异是一个原因。西方文化对个人自由的尊重与中国传统的“不出格”“随大流”的集体主义的中庸思想形成鲜明对比,毕竟书信沟通的双方不仅跨代际,也跨越着东西文化。
因此,这本书信集涵盖的丰富多彩的内容主题,为我们了解异域教育文化提供了一个窗口,也提供了一个思考审视多元文化的机会。
读书的时候,我在想,如果是我们这些家长给孩子写信,会谈些什么呢?大概是怎么学习,选择什么专业,从事哪个职业,应聘哪家公司,再高层次一点就是留学出国,职业规划,还有婚恋观,事业家庭平衡等等吧。
而《亲爱的安德烈》里,内容远比这些丰富深刻得多。国家身份的认同,政治参与度讨论,历史文化的沿袭、社会贫富不均思考,同时也有年少的自由与反叛,流行文化选择,人际关系处理等等。
一个德国18岁少年所思所想,反映了德国教育的厚度和深度。相比之下,我们的教育就显得人文根基薄弱,生命活力缺失。
在《给河马刷牙》这封信里,龙应台说“对于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带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假定说,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者到动物园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狮子、河马的管理员‘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
反观我们所处的时代,社会一门心思向前冲,注重外在物质的获得,忽视内在自我的找寻与安定。教育每时每刻都处于百米冲刺的紧张中,找寻不到生命状态的松弛和心灵上的轻灵。而后者才是幸福所在,心所安处。正如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一书中讲“一个人的自身比起这个人所拥有的财产或者他所给与别人的表象都更能带给他幸福。”
5
十年前,我读这本书,身为子女,不禁感慨,成长的道路真难。
彼时,我想到一路走来,那些成长中的困惑,细密的心事,在自我怀疑与自我否定中的摇摆,理解与沟通无门无路的煎熬,噬心噬骨的幻灭和孤独,一个人外部与内部的没日没夜的消耗与战争。
十年后,读第二遍,已为人母,禁不住惶恐,为人父母太难。
此时,作为一个不到两岁孩子的妈妈,我已经明显得感觉到一种危险。像书中所讲的,“成年人锁在自己的惯性思维里,又掌握着订定游戏规则的权利,所以他太容易自以为是了。”
我将来会不会也走到知易行难的老路上去,口口声声说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却又有意无意地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简单粗暴的说“不许”、”不能”,忽略她是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人?
会不会捧着一颗热烈烈的心,把自认为最好的、最对的强加到她的身上,造就一段破碎的、修不成、补不好的亲子关系?
会不会在别人相互比拼孩子考试分数或者工作职位的时候,因为虚荣或者别的什么原因,情绪失控,言辞激烈,有意无意的伤害到她的内心?
当孩子资质平平,身无所长时,我有没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教她坚守快乐的本源?
当孩子站在一条窄道上,少有人为伍时,我有没有能力和勇气站在她的身后,与成见对抗?
豆瓣上有个小组,起了个恐怖的名字叫“父母皆祸害”,而我的孩子会不会在不远的将来,因为跨代际的巴别塔没修成,也成为其中一员。
毕竟,连龙应台都说,“青年成长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着你、奶着你、护着你长大的母亲学会‘放手’,把你当成某个程度的‘别人’,可也他妈的不容易啊!”
为人父母是一场修行,需要耐心、智慧、毅力、广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和“每日三省吾身”的自知之明,还有恰到好处的爱,何其艰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