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了几天,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首选的当然是看书了。看书么,首选名人推荐的,这样可以省去很多时间,因为挑书也是一件很费时间的事儿。
看到网上推荐的一本书是稻盛和夫的《干法》,讲述的就是要热爱自己的工作。这本书其实也解决了一个一直萦绕在心头的问题。到底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儿还是做好自己专业内的事儿。
这本书给出了答案:认真做好你当下的工作。
其实,这两个本不矛盾。学好专业,业余时间多做做自己喜欢的事儿,那不是挺好。
可我呢,非得钻牛角尖。
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儿,又可以谋生,当然是幸运的。可幸运的概率是千分之一,甚至是万分之一,若是你发自内心的喜欢,那么大可放开手脚去做。若只是业余一下,那做好当下的事情是最重要的。
说服自己做不愿意做的事情,本身就是对自己情绪的一种管理。与其反抗,不如顺从,用一个良好的态度去对待,这其实也是一种修行。
随着日记的每天更新,需要的知识是越来越缺乏。穷则思变,思维也是一样。既然不多了,那就努力去摄入。
因缺所需。因为缺少,所以需要。突然就想下载罗胖的《逻辑思维》,高晓松的《晓说》《晓松奇谈》来看看,只是因为太缺少知识了。
日记只是一个平台,你若是真的有故事,有知识才能展现出来,而形式也不是那么的重要。若是没内容,那么日记就显得空洞。
我同学调侃我说:“你写日记能不能把我写进去?”
我说:“你得告诉我你的一些故事,我看看有什么价值可以写的。”没有价值,写出来又能有什么用?
在生活中,有些人跟我往,他们总是调侃说:“不要再怎么样怎么样了,小心他把你写到日记里去。”我呢,也会开心的一笑。我写日记能成为别人所调侃的话题,那也是值得了。
其实,我也想写身边能量高的人,可当没有成为真正的朋友之前,他是不会把自己的一些重要知识告诉你的。这也实属正常,跟你不熟,哪来的那么多话。
要想跟高能量的人做朋友,那么你得首先成为高能量的人。鸡跟鸡玩,鸭跟鸭玩。高度不同,自然玩不到一块儿。高度相同,才能等价交换,也才能有接触的机会,不然一直也进不到他人的生活里。
在写日记时,我对日记倾注的是什么样的一种感情?
不是赞扬一种行为就是在贬低。虽然有时说要倾听不用的声音,可我还是偏向于一方的看法的。人的偏执,不是说一两句包容就能真的接纳不同的声音了。
亲爱的,外边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你所看到的世界是你内心的折射。
接纳不同的声音,做起来很难。但凡是你追求一些好的东西,那么当中就没有一件事儿是容易的。容易的事儿,没有多大的收获,所以,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也不为过,因为在你追求好的东西的时候,苦难跟你形影不离。
如今对日记重新定位,就是帮助自己理清思路,总结学的知识。毕竟自己的逻辑思维差的不是一点两点。所能再吸引到几个好的朋友,那就最好不过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