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庞写于100年前的《乌合之众》,虽然只看了个开头,但绝得确实有几分道理。群众聚在一起容易被煽动,优秀的人也会被群体拉低智商,随大流,因为人们都觉得法不责众,大家都认同的事情都是对的。当然作者活在欧洲革命运动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政治性活动太多太多,加之当时正是思想解放的年代,大众群体容易被煽动,平时温顺的民众加入到暴动中,显得异常凶残,心中的原始欲望彻底的释放了。也正是因为经历了这一特殊时期,让作者更清楚的认识到了群体区别于个人的特殊性质。
群体所附有的特点,绝对不是成员个性的叠加,个人很多性格被磨灭了,而隐藏的某些属性却被激发了,甚至有些人在群体里表现出完全不属于自己的性格。在黄渤的电影《一出好戏中》,公司二三十人团建,被困在孤岛,可以看成一个群体,这个群体经历了王宝强、于和伟、黄渤三届领导人的指挥,因为领导人想法的不同,群体里同样的一个人,前后会有截然不同的性格。
映像比较深的是公司的保安,在没困在岛上前,他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保安,出游都想着穿着制服,对领导也是毕恭毕敬,而当大家被困在孤岛上,因为王宝强具备强大的野外生存能力,被推举为王,在这里能得到食物的才是有地位的象征,于和伟饰演的张总被王宝强一顿奚落,保安同志反应更为激烈,对张总拳打脚踢,已无了往日的客气。
老专家也在歌颂着宝强的英勇,大家都回归了原始部族的生活,每天出外捕鱼采摘,以得到的食物最多位傲。
王宝强有办法填饱大家的肚子,所以他就是王,人人听从他的指挥,包括曾经的经理于和伟,总想着回家兑彩票的黄渤。
几天后人们肚子饿不着了,于和伟毕竟过去是领导,想法也多,加之倍受打压,于是一场煽动人心的演说,让群体里的一部分人有了有别于之前的想法,觉得王宝强无法带领他们过的更好,于是一拍两散,带着一拨人离开了,重新组建了新的群体。幸运的他们找到了一艘翻在沙滩上的大船,里面有了除了食物之外其他的东西,为了激励大家的干劲,用扑克牌充当货币与食物交换,换来的扑克牌可以交换其他消费品。这样,作为货币发行者,且手握稀有资源,于和伟过上了奢华的生活,似乎人与人之间也有了等级区分,出现了贫富差距。王宝强一伙看着眼馋,双方产生了争执,于是大打出手,已然忘了大家一起共患难的日子,为了两方领导人的不同立场,群体中的个体都失去了应有的理智。可见群体对个体产生了多么深远的影响。
除了黄渤,他一心想逃出去兑5000万大奖,奈何都是徒劳,他们仍然无法和外界取得联系。好在上天眷顾,天上掉鱼,好多好多,做成鱼干后,他成了岛上最富有的人,他制定了新秩序,群体中的人们又一拥而上,拥护黄渤。
黄渤得到了至高无上的荣耀,也得到了爱情,乐在其中,已然没了离开的想法。但一件事情,让他从梦中惊醒——王宝强在海上看到了船,这意味着他们有了离开孤单的希望。这件事只有黄渤,张艺兴,王宝强知道,当他们回到大本营,黄渤和张艺兴一口咬定王宝强疯了,在说胡话,根本没有船靠近岛屿。当王宝强激动的告诉大家,有船在附近,群体里的人们果真把他当做了疯子,没人相信他的话……没有一个人相信。这真是对《乌合之众》中心思想的完美演绎。
心怀鬼胎的黄渤虽然依然过着王者般的生活,但已无往日的幸福可言,他不忍心骗自己的爱人,也不忍心骗这里的每一个人。终于他说出了真相,但由于张艺兴的坚持,群体里没人相信黄渤的话。索性黄渤破釜沉舟点燃了大本营的油箱,大火引来了救援船,众人重获自由。
结局是美好的,但整个剧情过程非常曲折,有人把这部电影解释为人类文明进化史,描述人类不同生活需求的情况下,群体的演变。这是其中之一,此外我也认识到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基因里的许多原始情感,仍然没有改变,它们在某些情况下依然驱使着人们做出各种事情,就像《乌合之众》里提到的,人处于群体之中,更容易表现出某些原始思想和行为,而忘记了文明和理智,变得更加野蛮,疯狂,容易被煽动被欺骗……
此书写于100年前,如今民众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素质较之从前已大大提高,但群体的这种特性仍然存在,偶尔被坏人利用,民众仍然容易被蛊惑,像传销、邪教以及各种谣言的散播,还有大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某件事片面的评论,等等。
书还没有看完,书中好多观点闻所未闻,但仔细想来确实如此,好奇书中接下来的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