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见过这样的课堂?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同一个教室上同一节课?那不是30年前农村课堂的“复式教学”吗?No,就在今天,实验小学五楼会议室,来自六(3)班的12名大组长正和四年级(1)班的学弟学妹们一起上一节四年级的数学课。
在我校教学课改中,“三卡五环”是基本模式,小组建设才是课改刚需。大组长应该如何组织组员分工合作?在讨论中组员如何清楚的表达自己观点?如何让小组合作在课堂上落地生根?这都是长期以来困扰大家的问题,也是今后所有师生的努力方向。且看实小组长的接力传承!
六(3)班的12名大组长分别进入四(1)班的各个小组,担任了本节课的临时大组长,他们用最快的速度进入角色,用最谦和的态度和组员建立信任,用他们最丰富的小组合作经验给四年级学生言传身教。
交流三要素:心到手到口到 一丝不苟只为共同进步! 学会倾听,才能有的放矢!课后,谢校长又组织两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六年级的大组长结合自身经验以及对四(1)班学情的观察,现场进行了交流分享。在座的老师无不惊叹,这样有思想有见地的组长,当真是厉害了!
建议1:敢于表达才能有效合作! 建议2:小组合作必须有备而来! 建议3:团队的进步胜过一个人的成功!作为本节课的主人,四年级的孩子们也敞开心扉谈了小组合作中自己遇到的问题,现场向六年级的学长学姐们取经。
收获1:大组长要有责任心! 收获2:组员被赞扬会更努力哦! 收获3:小组讨论能够交流不同的想法!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伴随“双减”政策下的课改,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进而培养出自主学习的孩子?小组建设恰恰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让内向的孩子敢于表达,让会说的孩子说的更赞,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小组核心成员——组长,优秀的组长是小组活动的灵魂,是整个小组凝聚力的源泉,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所以,培养优秀的组长既可以促进小组合作的有效开展,又使得学习回归本土,课堂变成了真正的学堂!
加油!组长!加油!少年!只因你们是暖风,是朝阳,是一道曙光,更是未来可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