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练习写作来说,日更只是一个点,让笔不停,但所有写作的人内心都知道,最重要的是高质量的输出,如果能做到高质量的日更就NB了,怎么保持高质量的持续输出呢?
唐家三少每天写作8000字,连续13年没有间断,他有一间书房,墙四面都摆了他自己的作品,有人说他为什么不摆其它人的作品,就是为了保持在自己原有的水平持续输出,不改变风格,也不改变阅读人群的定位。
畅销书作者李笑来曾经公开过自己写《七年就是一辈子》的所有文章都是一模一样的套路(模型):
我要说的是什么概念?
这个概念为什么重要?
这个概念普遍被如何误解?
这个概念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儿?
正解这个概念有什么意义?
如何正确使用这个概念?
错误使用这个概念有什么可怕之处?
这个概念与什么其他重要的概念有重要的联系?
笑来老师里面会对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观点进行论证,重新定义,纠正,强调正确使用的重要性和意义,错误使用的代价,这也是营销非常重要的技能,如果一个东西自己讲不清楚,概念模糊,是很难向别人推销出去的。
今天看完一篇战友写的文章,强调健康的,里面提到很多关于人们对健康习以为常的错误观点。
“只要一个晚上睡眠少于5小时,体内专门对付癌细胞的免疫细胞就会减少70%”
这是睡眠学专家 Matthew Waler 在他的著作《Why We Sleep》(我们为什么睡觉)中的一个观点。
我认为很有用,就顺手转发给了冠,他回我一句:“不要用逝去的名人来讲自己的道理”,当时把我憋的呀(真想揪住他理论一番,为了和谐画面,我忍)。
待我冷静下来,我在想为什么我们关注的点完全不一样?这篇文章开头讲到了李咏并配了图,冠认为用它来讲道理很反感,而我关注的是它说得有道理的部分。
我不反感别人讲道理,反而我还挺喜欢听,所以其实我写出来的文章也是偏说理多点,但细想这类文章不讨喜,爱听故事才符合人的天性,故事讲完,再结合说明观点才是打开读者的正确方式。
我用说理一套跟冠沟通,就很受挫,因为他不管你说得有理还是没理,而是反感讲道理本身,讲感情,受到尊重才是他关注的点,而不是观点本身正确与否。
一方在情绪的维度,另一方站在道理的维度沟通,这种不同维度的沟通,效果非常差。
正确的做法是先安抚情绪,找认同点,再来摆事实,讲道理,而不是一开口就告诉对方,我的观点,往往适得其反。
著名的商业顾问,润米咨询董事长刘润,也曾分享过他对于写作的心法(模型)。比如,他说写文章需要有价值感 :
任何一篇文章、任何演讲,都在回答三个问题,what,why,how。
你核心讲 what,通常是一个教科书、字典式的东西;
你核心讲 why,很容易讲成心灵鸡汤;
但你讲 how,就很有可能变成一个方法论,变成一个价值感特别强的东西。
对比这个模型,我发现在自己在讲why的部分比较多,多是在抒发自己的感受,how的地方讲得少,显得内容空有道理,没有方法,这就是别人看了觉得没干货、价值不高的地方。
how从哪里来?来自于实践,从各种资料收集整理而来,这是提升价值的一环,也是我要加重补课的一环。
不同类型的文章会有不同的写作模型,商业是实战所以要突出how这部分,而认知更多是思维层面,所以用笑来老师的模型会让人恍然大悟,见感思行这个模型简化了写一篇长文的压力,变成一张张的知识卡片,当然其最终是要转化为写一篇逻辑清晰、有理有据的文章来打基础的。
用模型持续写,才能实现知识的复利,单纯记流水帐,自嗨也没什么不好,只是感兴趣的读者有限,于写作水平提升很少,积累的只是写作的字数,尽快走过这一阶段,往更高的写作目标前进,这是内心要清楚的一点。
yqk2.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