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讯息带来反效果
这些话都似曾相识,我们常常听到爸爸妈妈这样对孩子讲。我们常常会以「你」讯息指责孩子,结果带来孩子言语或行为上的反抗。甚至可能有些孩子,从小就接受许许多多自己不乖、不讨父母喜悦的言语讯息,造成自我价值感的低落,很容易倾向于判断自己不如人。长期来看,这样的言语完全没有办法培养孩子正确的行为,反而造成很多负面的效果,这完全是父母当初未曾预期的。那么,不说这些,到底身为父母还能说什么?
「我」讯息表达真情
如果我们改用「我」讯息,比较能够说明别人理解自己真正的情绪,减少对方的防卫作用,增加沟通的效能。常常听到的例子是,当孩子在百货公司走失,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得要命,担心孩子可能被人家拐走,或是出了什么意外,几乎眼泪都快要掉下来。结果找到孩子的时候呢?却是一顿好打,外加冷言冷语:「很好玩吗!下次看你还敢不敢乱跑!」事实上,我们也可以立即传达自己的关心和爱意:「啊!终于找到你了,爸爸妈妈刚刚真的担心死了!你没有出事,真好!」当爸妈以这样的方式表达,相对地,孩子也更能释放自己,不至于陷入亲子对立或疏离的困境当中!
「我」讯息的表达方式有很多,例如:「现在我不想玩」(对比较小的孩子可以重复几次,加上手势或动作)、「你这样对我发脾气,我很难过」等。换句话说,「我」讯息就是很真实地把自己的感受配合声音和肢体语言表达出来,倒不一定是以我字开头的。
小心分辨避免误用
要注意的是,「我」讯息不要当成一个句型来用,如果没有深入检讨自己的心态,它常常被扭曲,或是错误运用。爸爸妈妈可能会说:「我不喜欢你这样动不动就来我的房间!」「我真是搞不懂你在想什么!」虽然,看起来也像是在表达「我」的感觉,却是「你」讯息的化身,真正的意思是在指责孩子,这样的讯息是含糊的,不能让孩子了解你的感觉和期望到底是什么。上面这两句话,说话者的真正意思可能是「孩子,我累了。我现在没有力气陪你玩。」「我很沮丧,…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让你满意。」不同的表达方式,听者的感受也就有很大的不同!
总之,我们必须时时审查自己,懂得清楚分辨内心的感受和价值观,并且多尝试练习这样的沟通模式在朋友、家人、甚至同事之间,才能用「我」讯息达到您沟通的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