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久病成医”,学会借喜剧之力让自己开心,是很重要的治疗不快乐的方式之一。
开心和多巴胺为伴,几乎人人心向往之能带来快乐的人和事,大多不会坏到哪里去吧。
喜欢喜剧,一半是性格使然,笑一笑没什么大不了;一半是有个舒适区太难突破,请别和我提恐怖片,谢谢。
要说底层爬起的新生代导演,大鹏可以算一个。
从跑龙套到做主持再到自导自演,大鹏的发展可以说是现代版励志青年导演成长小标杆。看过他早期在节目上的主持,后来的处女座《煎饼侠》也确实可圈可点,转型很顺溜。
心里一直觉得喜剧比其他题材电影更难写也更难拍,因为艺术源自生活,而生活的真面目更多的是苦难,所以需要喜剧来弥补这单调乏味。
周星驰的成长也并非一帆风顺,大概,只有真正吃过生活的苦,对底层人民的日子有切身体会,才会写出/拍出自己和观众都能感同身受的剧本来。
而那些产出令人怀念作品的艺术家,大多也经过较多生活的蹂躏,苦难不是成就伟大的必备,却也是至关重要一环。
一个艺术家的作品,离不开ta的人生经历,比如莫言,比如鲁迅,比如张爱玲,比如亦舒等等,每个人的作品里都有他们自己的影子。
前阵子看电影《萧红》,片子更多聚焦在她和萧军等人的情感纠葛上,实际上关于她的作品部分讲的不多,当然可能也是市场所需。但你去看萧红所有重要作品,几乎都离不开自己的家乡和经历。
现当代是个特殊的大时代,造就了太多耀眼的作家,记得那时上现当代文学课时,萧红是公认的吃亏在三个方面:一是太恋爱脑,二是现当代文学太百花齐放,三是死的太早。
我那时读《生死场》最开始有点读不下去,因为读惯了鲁迅及其他主流作家的作品,对于萧红这种不是特别主流的写作手法不是很适应,读的很囫囵吞枣,甚至都记不清主脉络,当时可能应付考试的心态居多。
让我对她有记忆的,是《呼兰河传》里关于大场景的写实,借用呼兰河把北方的样子整个铺展开来,娓娓道来,透着悲凉,又透着乡愁。
对每一个艺术家来说,好作品,不用太多,一个足矣。
大鹏在自己的作品里,和星爷类似,担当的角色多为底层小老百姓,苦逼,乐观,皮实。
他的演技也退去了不少刻意,展现的更加游刃有余,夸张的演绎更自然了。
《煎饼侠》的好评已经过去好几年,开心麻花的作品铺天盖地,春节档惊喜不足,好的喜剧导演,还有很长路要走。
看的是喜剧,嚼的是生活,记住的是历史背景下浓缩后的一个群体,一方视角,一种精神。
好的作品,一定透露着作品背后那双手那颗心所传递出来的东西,这种东西说不清道不明,却又氤氲在作品里,形散神聚,记住了就很难再忘。
话说,让我觉着和自己作品风格冲突较明显的,可能是张爱玲的遗作《小团圆》,有人说那只不过是他一位友人整理了部分她的手稿后自己续写的,好比《红楼梦》后半部分的补充一个道理。
不管怎样,总归是补上了,这个“补”字,就已经抵消了心中所有与原作差别的遗憾了,不是吗?
再多的不足和差距,有人愿意顶着原作者的优秀带来的巨大压力去补上,迈出这一步就已经是一种敬意,何必苛责呢?
读者的各种对比、评判、说道,都应往好处想,如此,无论原作者还是补充者,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你的心情现在好吗?你的脸上还有微笑吗?人生之路,总有许多愁和苦,请你多一些开心,洒脱一些过得好。”
片尾曲是一曲老歌《祝你平安》,听起来略带忧伤,和电影内容不是特别搭,倒也无妨,看喜剧是补充能量,思虑过多未免跑偏了。
或许,看电影、书或其他,若想从中感受更多,最开始不应带着太多目的和期待,应怀揣一颗好奇心,这样或许会有和预期不一样的收获。
如果说电影是药,那喜剧便是一味猛药。
人生至此,无风无雨,只有爱自己,做自己,创造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