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的时间里,感觉自己一路都不敢停歇,就算是放假,也心有所系,想着的都是自己的学习任务。
主要还是因为自己平时都是一个人生活习惯了,在体制内的生活,你可以很闲,也可以很忙,关键在于自己的心态和目标。
疫情当下,工作的确是很不好找,尤其是像我这样在体制内呆了很多年,却似乎真的没有哪一样可以拿出手的专业或者是技能,让自己变的畏首畏尾。
曾经一度想着要换工作,回归到孩子身边,来到家庭中,可又没有十分充分的把握,总担心未来老公的变心和不靠谱,总觉得应该靠自己才是最好的。
不工作或者换工作都意味着一些变数,毕竟现在婆婆也有能力帮我们照顾孩子,只是老公稍稍辛苦一点,好在生活条件也会逐步提升。其实,我究竟在担心什么?忧虑什么?真的是想太多,做太少。
永远在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地摄入和输出,在具体的行动中却不敢迈出新的一步。难道没有体制的工作,生活就真的会变得寸步难行了,日子就真的穷的不可开交了。
或许会有些家庭矛盾的爆发,或许会有相处的不如意,或许还有更多的亲子矛盾,可这不都是相互成长和相互提升的一切问题入口吗?
敢于面对,才能更好地让自己沉浸在享受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生海海,总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变数,而物质条件也并不是衡量家庭幸福指数的唯一标准。
经济基础势必会影响家庭生活,可良好的亲子关系,和谐的夫妻关系,都是建设美好家庭的基础。究竟是满足了精神的需求还是得先满足物质的富足,难道就没有更好地解决方法吗?
趁着静养的这段日子,也想好好地梳理一下自己,为后期自己要去杭州陪家人做好准备。呆在这些所谓的体制内,能保的只有我的老年生活,总感觉自己一辈子少了点啥。
或许没有带过孩子,自然体会不到母爱在我身上的体现。或许没有陪伴过孩子的成长,使得孩子也缺乏安全感。或许没有长期和丈夫生活在一起,也就少了沟通和深度交流,一辈子都这样不温不火。
生活的意义究竟是来索取物质的增长,还是要为了追求自我的价值,家庭的幸福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