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当了爸妈,大家的焦虑模式似乎随时都在ON的那一档。
孩子生病,焦虑!
孩子睡眠不好,焦虑!
孩子爱挑食,焦虑!
……
再加上孩子个子长不高
简直焦虑的不行!
毕竟身高的问题可能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就业、婚嫁等问题,谁也不想自家孩子的未来输在身高上!
“长高秘方”
竟成影响身高的罪魁祸首
为孩子身高焦虑着的家长们,总是期望着能有一款神器拯救孩子身高!只要听说有可能有效,就会蜂拥而至,尝试各种增高小秘方。
但是目前我国没有审批任何有增高功效的保健品。市场上号称能增高的药物,一般都添加了特殊成分,而这些成分可能会让孩子在短期内看起来长得更快,但会导致骨骺提前闭合,这样换来的长高无异于揠苗助长,最终身高也会受到影响。
近年来,还有部分家长盯上了补充生长激素来促进孩子身高的方法。
什么是生长激素?生长激素是由人类脑垂体分泌的调节身体生长发育的一种重要物质,人体缺乏了生长激素会使得生长发育迟缓或者生长停滞。
但是孩子是否需要使用生长激素,应先由内分泌专科医生进行体格检查、骨龄测定及必要的内分泌相关指标检查后,才可对症下药。如果盲目服用生长激素,则有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带来副作用。
所以,家长千万不要随意使用市场上出售的增高药。尤其是滥用生长激素,还可能引起人体代谢改变,有增加癌症发病率的可能。
儿童身高管理应该从何时开始?
正所谓「七分天注定,三份靠打拼」,虽然一个人的最终身高受父母遗传的影响比较大,但仍然有机会将孩子 30% 左右的「长高」潜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把握好长高的「黄金期」,拼出一个好身高。
二十三还能窜一窜?这样的说法是不对的,儿童身高管理,不应该从学龄后、甚至青春期宝宝发育明显落后于其他儿童开始,而是越早越好,从宝宝出生就应该开始。
从婴幼儿的出生到骨骺线闭合的身高成长过程主要分为婴幼儿、儿童、青春期三个不同的阶段。
婴幼儿期:出生后的头三年,通常在出生第一年内身高就能增长约25厘米,第二年长10-12厘米,第三年长5-8厘米,是一生中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儿童期:儿童期阶段将完成青春期前80%的身高。3岁以后每年能长5-7厘米,具体数值取决于后天环境是否起到促进作用。
青春期:男孩10.5岁、女孩9.2岁。整个青春期女孩持续3.5年左右大约可长15-20厘米;男孩持续5年左右大约可长20-30厘米。
婴幼儿时期和青春期是孩子身高生长的黄金时期,应好好把握住。
想要孩子在父母身高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需要尽可能地发挥孩子的生长潜能,在关键的时刻帮孩子冲刺。
做好这些,激发生长潜能
1. 充足均衡的营养
均衡营养是生长发育的基础,饮食上需要做到粗细搭配,荤素搭配,不挑食。少吃甜品、饮料、零食等。保证长高三要素:蛋白质、钙、维生素缺一不可。
长得白白胖胖不一定是好事,长期摄入过多的高糖高脂食物,却对蔬菜水果嗤之以鼻,并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也有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出现肥胖而对身体健康有所影响。
2. 合理的运动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想要长高自然也离不开运动。合理运动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促进骨骼的形成、发育,让遗传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5~17 岁的儿童青少年每周应至少锻炼 3 次,一次锻炼至少需要累计 1 小时中到高强度的身体活动。
长时间、不间断、有节奏地挤压刺激骨骼,帮助长个儿。推荐快走、慢跑、跳绳、游泳等有氧运动类型。
3. 保质保量好睡眠
睡眠对身高的影响主要通过生长激素起作用,生长激素白天的分泌量很少,80%的生长激素在人睡眠时分泌,特别是处于快速生长期的孩子,而熟睡阶段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所以才有“人在睡中长”的说法,而过少的睡眠时间则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
一般来说,新生儿每天要睡 14~20 小时,1~3 岁为 12~14 小时,4~6 岁需要 11~12 小时。我国教育部印发的文件中明确规定,小学生需保证每天睡眠 10 小时,初中生 9 小时,高中生 8 小时。
因此要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晚上九点左右就要上床睡觉了,保证每天的睡眠时间,更有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促进孩子的生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