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陷入到一件泥泞的事中不能自拔,就去读书或听书吧。去“看见”生命路口的另一条分支,它通向哪里,它有什么风景……。也许那边风景更好,你的心便转向它处。
听《三体》,有享受空间和时间的感觉,在脑海里展现诡异的画面。若可以走向永恒,你为何而活着?若享受当下,你为何而活着?将会得到多么不同的答案。
听《论法的精神》,有享受思辨的感觉。今天是千百年来宗教战争贸易和民族所向的结果,是没有一人一世可以改变的现实。
听《通往权利之路:叶卡捷琳娜大帝》,有走过千山万壑却走不出自己内心的感觉。想做母亲想做人民的保护者,最终做了他们的敌人。但盛年时与智者和蒙昧者的双向交流,闪现出她最笨拙的努力。仅此一点,足以昭示她的与众不同,让俄罗斯成为开化的冻土。
听《菊与刀》,看见那个一衣带水实则完全相反的近邻。不研究不沟通单凭想象制定政策,是傲慢自大。从这个角度讲,美国人并不傲慢,所以它可以长期平稳收编各种小弟。研究与折腾相比,前者所耗是零头。不惮真心研究者必有所得。
听《不如吃茶去》,体味一片树叶转化的玄妙。在梅的茶桌前品到一味老白茶,一种陈年的厚实的木香唤起味觉的记忆。上次偶遇的白毫银针很淡很淡,像很青的绿茶。生自一片土一棵树,若不固守,便可不同。
听《只想遇见人生》,看见出生的长大的孩子,看见逝去的年轻母亲和孤独的爱人。在作者的碎碎念中,一代人的中段时光已经走过。没有高光,没有极致,送走妻子,养大孩子就是他平凡的作品,跟他的教授工作一样平凡。
听《借山而居》《人生由我》,像听身边人的故事。一个遁世,一个跳入苦海,各有各的乐趣。余秀华的诗歌听了好多遍。那些诗串联在一起就是她的自传,一个被躯体锁住的自由的灵魂。她看见了天空,便做精神的遨游;她看见远山,便跑去做灵魂的约会;她看见麦子,便看见那些肢体健全被捆于生活里的人。
听《古希腊文明之光》,白听了,记不住人名。应该买一套看看。
看不同的书,就是站在不同的高度看世界。看见美的丑的都不必震惊,知道它们存在,为何存在就好。
朋友为一件衣服应该是黑色还是白色而纠结,因它是很重要的第一件衣服。呵呵,它只是很多很多衣服中的一件而已。当你拥有足够多的衣服,你还会在意哪件一定是哪个颜色哪个样子么?看不同的书便会明白,遇到的你喜欢就是好运,不必一味去寻找很难找,其实你也未必真喜欢的那件衣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