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了保险意识。在退休之后,有一份养老金,是绝大多数人选择的一种养老形式。但很多人区分不清楚到底购买哪种养老保险,哪一种养老保险最适合自己。有人觉得“社保”太贵,有人觉得“农保”退休金太少。今天易安就和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两种养老保险。
Part1
“社保”全称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
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我们常说的“社保”,其实只是其中的一种——养老保险。
“农保”全称农村养老保险,包含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前者就是我们常说的“农保”。
下面我们就分别详细说一下城镇职工企业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Part2
城镇职工企业养老保险
也就是我们接触最多的养老保险,也是俗称的“社保”。
参加方式
现行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购买形式适用于单位形式、个体工商户以及灵活就业人员形式(个人形式)三种。
单位以及个体工商户,缴费比例为单位16%,个人8%,有单位从个人工资里代扣,缴费基数以工资与上年度本省平均月工资高者为准。
灵活就业人员形式,按照上年度本省平均月工资为缴费,乘以缴费档次,再乘以缴费比例20%,为缴费金额。
退休年龄
男性60岁,女性50岁,女干部55岁。
关于退休金
再一个就是大家特别关心的退休金问题。
退休金计算,想说明几点:
一是跟个人账户金额有关,单位形式缴纳情况下,个人缴纳的8%全部进入个人账户;个人形式缴纳情况下,缴纳的20%中,12%进入社会统筹,只有8%进入个人账户。
二是退休金高低主要取决于各省经济水平、个人账户金额。通俗点说,经济越发达地区,缴费标准越高,退休金也越高;缴费越多,退休金越高,总体呈现“多缴多得”的特点。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农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原“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而来的,形成了我国“社保”和“农保”相辅相成的局面。
缴费方式
“农保”缴费主要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三部分组成。
个人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15个档次。
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各地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决定。补贴最低60元,最高不得超过缴费金额。对于困难人员,政府可实施代缴。
退休年龄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退休年龄,男女都一样,都是60岁。
关于退休金
农保退休年龄男女都一样,都是60岁。退休金相比社保退休金显得比较少,但最高缴费的农保,养老金也不低,具体的计算方式如下:
个人领取额=个人账户积累额/139+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积累额=个人缴费额+政府补贴+相应的存款利息+可能的集体补助。
Part3
“社保”和“农保”,是我国两种养老保险制度,两者的设立初衷,就是扩大养老保险覆盖率,一种主要是企业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一种主要是农村户口的农民参加。
但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的情况下,两者的参保界限早已不那么清楚。农民也可以参加社保,两种保险在一定的情况也可以互相转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