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课李老师不再温柔了,因为“温柔”压不住还没有养成规则意识的“焦躁”孩子。我改用了严厉和苛刻的方式去对待学生,一字一句地教学生读、一板一眼地让学生做、一招一式地规定学生坐好,这节课,很用力,下课之后整个人还处于一种很紧张和紧绷的状态,但回到办公室感觉整个人都软了。
因为我知道虽然使用宽容的方式带过的一个班级虽然有比较好的成效,但是这种方式并不是适用所有的学生和所有的班级,“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当时那个班级之所以带好了,只能说明是因为那个班级适合这种比较宽容和自由的方式,不过前期还是严厉了很久,让他们懂得规则之后才改方式的。
在这个班级使用之前使用之前宽容、自由的方教养式去处理问题的时候,发现学生并没有我想象中的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于是我意识到再也不能这样做了。在学校里经常看到个别高年级的学生上课需要老师费很大力气才能进教室,“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不想看到孩子们因在低年级习惯没有养成,高年级变得散漫。
那么我应该怎么做呢?我第一想到的就是严格要求这个班级的学生,让他们明确的知道在课堂上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在学校里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之前也交流过:有严格的规则意识,是一个特殊学生入校的基本条件。
下课与这个班级的老师谈起这段经历的时候,我们都笑了,因为她也有同感,经常上完一天班之后浑身无力,躺在沙发上一下子就睡着了。特殊教育说起来轻轻松松,、没有学业压力,但是不为人所知的是在教育以及管理中的竭尽全力。是的,特校的老师在竭尽全力的爱学生,在不断地尝试用适合的方式,让学生去成长、让学生适应这个社会。
特教的老师在教学方法与教育方式上,思考的更多很多,而不是知识的深度。他们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实践,因为没有实践,就不知道这种方法是对还是不对,只有想了方法尝试过之后才知道是对是错。因材施教,是教育的本质,更是特教的本质。
严慈相济才是特教老师应有的素质,李老师再也不只是温柔的李老师的,李老师也有严厉的一面,如果一时间很难接受的话,孩子们要相信李老师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去爱你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