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易,全凭演技。我们每天都会在不同的场合伪装自己,大部分人都喜欢把自己包装成“高大全”的完美形象,这一点我们昨天在谈及“人物设定”中已经专门谈及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包装自己的另一种方式——装孙子。也就是所谓示弱的哲学。
谈到示弱,我们先来聊聊社会生活中的黑暗丛林法则。当你独自在一个漆黑的丛林中迷失,你的手中有一把上膛的猎枪,你内心肯定对于未知充满了恐惧,时刻用猎枪瞄准潜在的危险。这个时候你听到右前方的树丛中有沙沙的声音,隐约有一个庞大的物体在向你逼近,请问你会做什么?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开枪。有可能接近的是猛兽,有可能接近的是匪徒,但也有可能接近的一匹无害的傻狍子,或者是一个和你一样同样走失的路人。你选择开枪并不是因为你确定不是后两个,而是你不敢确定是不是前两个,你不敢用你的生命去赌,所以你选择消灭潜在的威胁。
如果我们把黑暗丛林应用到生活中,当你和他人处于某种竞争关系之中,只要你展示出来的实力已经足以威胁到他的利益,你是否具有恶意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其他人可能永远都无法确认你是不是真的没有敌意,这种猜忌会让你对他们潜在的威胁变得如鲠在喉,自然要除之而后快。大凡在诸侯逐鹿中原或者在军阀割据混战的时候,那个锋芒毕露危及所有人的势力一定会被群起而攻之。
孙子说,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藏于九地之下恰恰就说明了这种闷声积蓄力量的装孙子行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过分的展示实力,只能让自己暴露在其他竞争者的视野之中,成为众矢之的。要想在社会这个黑暗丛林中生存,降低自己对于他人的威胁感无疑是最好的生存之道。
所谓弱者无恒弱,强者无恒强,时局之中的强弱往往都是随时间和形势随时变化的。学会示弱,能让你在强大的时候减少树敌,同时在脆弱的时候减少威胁。项羽好做,刘邦难当。从古至今的历史评论之中,项羽都被塑造为一个英雄形象,意气风发,宁折不弯,因为他更符合每个人的本能。为一件伟大的事业牺牲自己很容易,真正难的是敢于苟且的活着。很少有人想到,刘邦在面对一次次失败时所遭受的巨大的心理压力,在项羽以家人相逼时遭受的道德压力,他活的不仅艰难而且憋屈。这才是示弱中最难以办到的一点,所有人都愿意当爷,这个孙子愿意当的就不多。
当然,我们这里所谓的示弱前提是你内心必须强大。如果你已经沦落到孙子的境地,当然就不存在装不装的问题了。当爷容易,装孙子难,最难的是装孙子的同时内心不忘要当初当爷的梦想。示弱这种生存状态本来就需要承担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如果把你压垮了,那么扮猪吃老虎没成也就变成了真猪。
人有两种,外智而内愚是真愚,外愚而内智才是大智。把所有的小聪明都展示在明处,最终引来的他人的攻击且无力自御,实在是愚不可及的做法。这种只是给了你虚假的成就感,满足了暂时的虚荣心,反而让自己的处境越来越差。敢于示弱的是勇者,只会逞强的才是懦夫。
说了这么多,示弱并不是为了市侩地明哲保身。示弱实则是为了求强,它本身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如果没有对于全局的判断,没有对于更远大目标的追求,示弱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单纯沦为了一种伪装。藏于九地之下,是为了积蓄足够的力量动于九天之上。易经乾卦中潜龙勿用、或跃于渊也是为了韬光养晦,最终飞龙在天。失去了壮大自己的求强之心,一味示弱,一味装孙子,最终只会迷失本心,丧失本性。
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真正有壮志且有能力实现壮志的高人,往往都能在大隐隐于市中积蓄力量。赤膊上阵,把自己暴露在众人的视野之中,不仅暗箭难防,明箭可能都躲不过来。真正的强大从来不取决于他人的意见,也不取决于你如何展示强大,自己的强大内心的强大才是你真正安身立命的基石。人生在世,难免有着各种不甘心不服气,没有必要去打嘴炮,在用事实征服对方之前,示弱又有何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