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一周两本书07:基督教与西方文化、偷影子的人

一周两本书07:基督教与西方文化、偷影子的人

作者: 萧闲alx | 来源:发表于2018-02-25 20:46 被阅读136次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赵林)


    我们都知道不了解儒家伦理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国文化,同样的,不了解基督教也不可能真正了解西方文化。事实上,基督教之于西方文化的意义,可能要比儒家伦理之于中国文化的意义更重要。中国在汉武帝之后虽号称“独尊儒术”,但却一直都是“儒表法里”“阳儒阴法”,而且道家、佛教等其他文化因素也拥有很大的影响。可西方则不然,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基督教是西方人唯一奉行的宗教信仰,西方的节庆、礼仪、建筑、文学、艺术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都打上了基督教信仰的深深烙印。所以要想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基督教是永远都避不开的。

    如今基督教的一些节日在中国也是过的很热闹,特别是圣诞节,但这纯粹是消费主义的推波助澜,大部分人对于基督教其实都谈不上有什么了解。我有朋友是基督徒,我曾经问他信的是天主教还是新教,结果他一脸严肃的告诉我,他信的是正宗的基督教,别的都是假的。再多聊几句后我才发现,他根本不知道基督教还分为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而新教还分为多个教派。一个国内的基督徒尚且如此,何况不信教的普通人呢?

    在世界史或欧洲史读物中从不会缺少基督教的内容,但那都是分散到各个章节中的,不成体系。这本《基督教与西方文化》是根据武汉大学赵林教授同名课程的讲课录音整理而成的,属于基督教知识的通识类读物。全书共分为十讲,将基督教从起源到启蒙运动之后宗教宽容精神的兴起完整得捋了一遍,可以说非常清晰了。我自认为对于基督教虽然谈不上特别了解,但至少不算陌生,可全书读下来感觉收获颇多:一方面是将之前零碎的知识串了起来,另一方面则是对于很多相关内容的认识深入了许多。

    赵林教授在导论中有一段挺有意思的声明:

    我要声明一点,那就是虽然我研究基督教已经很多年了,但我本人并不是基督徒。我只是把基督教作为一个学术研究的对象,但我并不信仰基督教。原因可能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对我的影响太深,另外也可能是由于我这个人在哲学上比较推崇怀疑主义,不愿意轻易信仰任何形式化的宗教。从这种意义来说,我在讲解基督教的同时,也要奉劝大家,不要轻易相信什么东西,尤其是不要轻易地采取行动。我们应该像胡适先生当年所倡导的,多研究一些问题,少信仰一些主义。我们都是知识分子,首先应该有理性,有怀疑精神和批判意识。

    这也正是我看宗教类书籍的基本态度,对于宗教我是看的越多就越不信。不过作为重要的文化现象,还是有必要多了解一些的。而在《天使与魔鬼》中,罗伯特-兰登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敬重信仰的力量、教会的慈悲、宗教给予众人的力量....然而,对于他而言,如果一个人真打算“信”什么的话,就必须清除理性的怀疑态度,可这对他那颗做学问的脑子来说,太难了。

    读这本书的第一个收获其实是一个小知识点,一个之前从没思考过的问题:为什么《圣经》的两部分会分别叫做《旧约》和《新约》,这样的名字有什么特别的涵义吗?

    摩西代表全体犹太人在西奈山与上帝所立的约,在基督教中就叫做“旧约”;而后来耶稣在十字架上背负起全人类的罪而与上帝所定的约,则被叫做“新约”。

    我们都知道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耶稣及其门徒改变了犹太教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使基督教成为了一种普世主义的宗教,这样才有了后来的风行天下。可是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差异远不止如此:

    基督教与犹太教分道扬镳的一个重要标志,即从“末世论“向”救赎说”的转变。

    “末世论”与“救赎说”的本质差异究竟何在?说到底,这是一种社会解放理想与灵魂得救福音之间的差异。前者认为上帝的国就要降临了,我们活着的时候就有希望进入上帝的国,这种理想其实是一种社会解放的理想....但是耶稣却告诉人们,这种希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你们不要指望在活着的时候就能看到上帝的国,只有虔诚的心灵才能进入上帝的国。那么如何才能进入上帝的国呢?耶稣已经在十字架上做出了表率,他就是承担苦难和死而复活的典范,因此忍受现世苦难和向往彼岸幸福才是进入上帝之国的唯一有效途径。

    基督救赎的只是灵魂不是肉体,这种救赎一定要经过先死后生、死而复生的过程......“向死而生”是基督教所宣扬的理想。从这种意义上说,与犹太教相比,基督教强调的不再是那些外在的苛刻律法,而是内心的虔诚信仰,信仰是首要的和最重要的。

    犹太教是基督教的母体,而希腊文化对于基督教的诞生也有着深刻影响:

    希腊奥林匹斯宗教中的命运思想,以及奥尔弗斯宗教中的灵肉对立和轮回转世观点,共同构成了希腊文化对基督教影响的最初源头。

    希腊形而上学尤其是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哲学与基督教维灵主义理想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渊源关系,前者构成了后者的重要思想基础。所以我们说,希腊哲学对基督教的主要贡献就在于提供了一种灵肉二元论观点和维灵主义理想,以及一种灵魂超越肉体、唾弃肉体的禁欲主义生活态度....当然,柏拉图的哲学是通过罗马时代的新柏拉图主义的中介而汇入基督教神学体系之中的。

    虽然基督教在罗马帝国时代就已经被官方认可,但基督教真正获得统治地位还是在中世纪,因为全书十讲中有三讲都是关于中世纪的,可谓是重中之重。

    基督教神学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特别是在中世纪,完全是空对空,却又是那样的煞有介事。书中专门举了一个例子让我们感受了一下:

    在基督教正统的“基督论”中,基督耶稣既是一个神,同时又是一个人。耶稣作为神,具有完全的神性,他与圣父同在,是上帝的独生子而非受造物;而耶稣作为人,又具有完全的人性,除了没有罪之外,在其他方面他都与我们一样。。

    如果说上帝是一个实体三个位格,那么基督耶稣则是一个体格二种本性,即同时具有神、人两性的圣子。这样一种正统教义除了使人糊涂之外,很难告诉我们关于耶稣身份的确切信息,所以基督徒就应该像公元2-3世纪著名的神父德尔图良教导的那样:“正因为荒谬,所以我才信仰”。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说法:如果信教真的有用的话,那么中世纪应该是历史上最美好的时代,可惜并没有。事实上中世纪的教会在占据统治地位之后,并没有因为宗教因素而免俗,和世俗的统治者一样,彻底堕落了。

    中世纪罗马教会和修道院具有三大弊病:第一是买卖神职,说到底就是利用宗教权力大发其财;第二是纳妾,也就是偷偷摸摸地满足情欲;第三是建立宗教裁判所,残酷迫害所谓的异端。而这三大弊病恰恰与一个人成为修道士和神职人员时所发的三大信誓---贫穷、贞洁、顺从--相违背,因此整个教会的实践活动就陷入了一种二元分裂和普遍虚伪的状态中。

    正是因为教会的腐败和专制,直接导致了15、16世纪的两个重要运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西方社会开始走出中世纪。而关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定位,我觉得书中总结的很妙:

    既然中世纪罗马教会的根本弊端表现为说一套做一套,那么要想革除这种弊端,克服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二元分裂和普遍虚伪,就只有两个办法:要么我怎么说的,我就怎么做;要么我怎么做的,我就怎么说。主张我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导致了宗教改革;主张我怎么做我就怎么说,导致了文艺复兴。

    在这里需要特别提一句,无论在哪一本教科书里文艺复兴都是非常正面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很少看到哪本书里提到它的负面问题的,而赵林教授专门点了一下:

    文艺复兴确实具有振聋发聩的划时代意义,但从另一方面,从道德上说,这种主张理直气壮地满足人性欲望的呼吁,必然会导致一种矫枉过正的结果,那就是干脆不讲道德了。那些年的意大利就像一个罪恶的渊薮,一个淫乱堕落的泥沼,任何可怕的罪行在那里发生都不足为奇。

    宗教改革是西方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由于无神论立场,在我国一般都会更突出文艺复兴的意义。赵林教授则不这么认为,他专门总结了宗教改革中几大派别的意义:

    路德改革实际上是把神性和人性统一起来了,一个人可以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去发现神的声音,这就是信仰。他在人的内心中重新发现了宗教,就此而言,他和人文主义者一样重新发现了人。

    英国宗教改革实际上是把上帝和“凯撒”统一起来,解决了中世纪扩日持久的教俗之争,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发展。

    加尔文改革实际上是把宗教生活和世俗生活统一起来,使日常生活获得了神圣的意义,因此人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去发展生产和经济了。

    这三大“统一”彻底革新了欧洲的面貌,对于西方文化的意义相较文艺复兴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宗教改革彻底撕裂了欧洲:法国和南欧的一些国家,如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以天主教信仰为主;而北部欧洲的德国、英国、荷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诸国,基本上都在宗教改革运动中改信了新教,一直到今天这个格局依然没有变化。赵林教授还特别指出了一个我们平时没有关注到的现象:

    几乎所有改信了新教的国家,后来都成为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而所有坚持天主教信仰的国家,尽管在16世纪时最强大、最繁荣,但在后来的资本主义竞争中却纷纷衰落下去,今天都沦为二流资本主义国家(法国是个例外,因为法国人一向是利用天主教来加强“国家的立场”)

    如果仅仅是从历史、政治、地缘等方面来看,是很难解释清楚这个现象的。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之后,进入17世纪就是理性主义的兴起,启蒙运动的崛起以及现代自然科学的勃兴了。当时的科学家们基本上都是基督徒,他们不可能彻底反对基督教,但他们重构了基督教。在这里我特别关注英国的自然神论,代表人物是牛顿、洛克等。

    自然神论并不是一个宗教派别,也不是一个哲学流派,而只是当时具有理性精神的思想家理解基督教的一种新观点或者新态度。

    自然神论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强调上帝的理性本质,而是强调基督教的道德内涵。

    根据自然神论的逻辑推演,我们只须面对上帝的作品就够了,不用再像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那样去思考上帝本身的问题,好好研究自然界即可。这事实上是将上帝驱逐出了自然界,为科学的独立性提供了根据。

    自然神论认为基督教的基本要义就是道德,基督教就是一种以耶稣为榜样的劝人向善的宗教。这样一来,它就把各种教义之争和门户之见全部消除了,把那些神迹的东西也都架空了。

    由于自然神论把理性和道德作为基督教的本质特征,这样就与16世纪充满神秘色彩和狂热特点的信仰主义分道扬镳了,一种富于理性精神的基督教也就应运而生了。

    在如今的西方社会,面对现代科学的步步紧逼,基督教信仰是在逐渐退潮的。可在我国基督教信仰却是有越来越兴的势头,特别是在乡镇农村。我与身边的老年基督徒有过一些交流,感觉现在的传教似乎有些在走回头路,完全看不见17世纪时就已经在提倡的理性精神。这种事情是辩无可辩的,只能多看书给自己解惑了。

    偷影子的人(马克-李维)


    现在很多所谓的“畅销小说”都有名不副实之嫌,《摆渡人》除了设定比较新奇之外故事情节真心无甚亮点,《岛上书店》也只能说是中规中矩,这导致我对于各大平台力推的畅销书都有些心里阴影了。直到看了《追影子的人》,我才觉得畅销小说中确实也有不错的。

    我的童年就在那里,带点忧愁又有点悲痛,在这外省的小城市里,我拼命等着伊丽莎白垂怜而看我一眼,在绝望中等待长大。

    故事是从一个六年级小学生的自述开始的,略带点忧伤。

    身为全年级中年龄最小的学生,“我”似乎有点格格不入。没有什么朋友,还经常被同学欺负,心仪的女生也完全没有关注过自己,孤独而沮丧。而最令人伤心的事情是,父母离婚了,爸爸离开了家里,从“我”的童年里彻底消失了。

    童年似乎很糟糕,但有一件事让“我”变得与众不同起来,“我”可以“偷走”别人的影子:当你的影子与我的影子重叠之时,我就知道了你所有的秘密。“我”可以与影子交谈了解到别人心中的隐秘,也知道了童年的忧伤不单单只是属于自己,每个人都有着不可与人言的隐秘。

    我觉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治愈系小说,在短短的篇幅里爱情、友情、亲情都有所涉及,而且都写的非常动人。

    初恋总是令人无法忘却:

    她有独特的绑头发的方式,动作简洁又优雅,尤其是她的笑容,足以照亮秋季最阴郁悲伤的日子:就是那种阴雨绵绵时,你泡水湿透的鞋子在碎石子路上啪啪作响,街灯不眠不休日夜照在上学之路的那种日子。

    或许我们都会在少年时遇到一个令人怦然心动的女生,可那或许并不是爱情,只是最初的好感懵懂。而那个女孩的光彩会逐渐退去,另一个女孩会让你知道什么叫做爱情,对于书中的“我”来说,那个女孩是一个有着大提琴音色笑声的聋哑女孩---克蕾儿。

    我从电影里学到,亲吻时会尝到蜂蜜般的滋味,但跟克蕾儿接吻,我尝到的是她亲我前才吐掉的草莓口香糖的味道。听到我的心在胸膛里击鼓般的咚咚声,我跟自己说,我们可能因为亲吻而死掉。虽然我希望她再来一次,但她已经退后。

    年少时的爱恋大多随着时光而逐渐模糊,那些女孩儿慢慢在时光中远去,最终不知道散落在何方。我们终究会在合适的年纪遇到一个合适的女孩,好好爱她,然后组建家庭。这似乎理所当然,但“我”偏偏没有抓住那样的一个好女孩。

    最难过的是看到你和我在一起,你却显得如此孤单。我不怪你,但我认为我并没有做错什么而需要遭受这样的惩罚,成为隐身在门后的女人。

    “我”是幸运的,兜兜转转之后,再次遇到了那个有着大提琴音色笑声的女孩儿,这是多么烂俗却又美好的结局啊。

    不知道姓氏的克蕾儿,这就是你在我生命里的角色。我童年时的小女孩,今日蜕变成了女人,一段青梅竹马的回忆,一个时间之神没有应允的愿望。走在地铁的长廊里,我又看到你在防波堤上,跑在我的前面,一面拉着在空中盘旋的风筝;不知道姓氏的克蕾儿,会在天空中画出完美的8和S。有着大提琴音色般笑声的小女孩,她的影子没有出卖她的秘密而向我求援;不知道姓氏的克蕾儿,却对我写下:“我等了你四个夏天,你没有信守诺言,你再也没有回来”。

    一个会用风筝向你写出“我想你”的女孩啊,真让人永远都忘不了她。太阳升起,我们影子肩并肩拖长走在人行道上。突然我看到自己的影子倾身,亲吻了克蕾儿的影子。

    于是,无视于我的羞怯,我摘下眼镜,模仿影子的动作。就在这个早晨,运方防波堤旁的小小废弃灯塔里,塔灯仿佛又开始转动,而回忆的影子正低低向我述说这一切。

    不知道你是否像我一样,在回忆起童年时,脑海中总会闪现出几张熟悉的面庞,似乎从有记忆开始就认识了他们。和他们的交往贯穿了整个童年和少年---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读大学才各奔东西,虽然联系并不太多,但依然是彼此最重要的朋友。“我”的朋友很少,但也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吕克,面包房老板之子。

    中学毕业之后,“我”进入了医学院,而吕克则成为了面包房的学徒,两人的路渐行渐远。为了好友的未来,“我”与好友的父亲深谈了一场,最终吕克也进入了医学院。到这里,还只能说是一个理想化的故事。吕克在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决定放弃学业重新回到面包房。不是因为家庭的压力,而是真心认为医生不适合自己,看到乡邻拿着热气腾腾的面包露出的笑容,他就觉得自己非常幸福----没有人可以帮你决定未来的路,父亲不行,最好的朋友也不行。

    在爱情和友情之外,亲情的温暖弥漫在全书的每一处字里行间,这也是全书最动人的地方。

    不管是以上哪种情况,我都是那个没办法让爸爸快乐,让他愿意留下的没用儿子。

    我知道他爱上我妈妈以外的女人,但我必须为他在家中缺席扛下责任,因为痛楚是对抗害怕遗忘他的面孔的唯一途径,也是让我记得他存在过的唯一方式,更是让我觉得,我和班上的同学一样,知道自己曾经有过爸爸。

    爸爸离开之后,“我”的生命中就剩下了妈妈。

    回到这里,或许我想念的并不是我的童年,而是妈妈、我们相依的时光、星期六午后的超市生活、一起分享的晚餐、偶尔相对无言却更能感受彼此的亲密,很多夜里她都到我房间陪我,她会靠在我身旁,把手滑进我的发中......光阴转瞬即逝,这些最单纯的瞬间,却隽永地牢牢铭刻在我们心底。

    在“我”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妈妈因病去世了。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种悲伤无分人种、无分国别。

    我再也不能看到你,再也不能听到你叫我的名字,就像从前每天早上你所做的那样。我再也嗅不到你衣服上适合你的香味,再也不能与你分享我的快乐与忧伤。我们再也不能互相倾诉,你再也无法整理插在客厅大花瓶中的含羞草,那是我一月底为你摘来的。你再也不会戴夏天的草帽,不能披秋天第一波寒流来袭时你披在肩上的克什米尔披肩,你再也不会在十二月的雪覆盖花园时点燃壁炉。你在春天还未来临前离去,毫无预警地抛下我。在月台上得知你已不在时,我感受到一生中前所未有的孤独。

    在亲情、友情、爱情的交织之下,童年悄悄的离去了。

    我把童年留在回家的路上,在那里,秋雨曾经沿着我的肩膀流下。我也把童年埋进阁楼里,在那里,我曾一边看着爸妈相爱时的照片,一边和影子说话。我把童年扬弃在火车站的月台上,在那里,我向我最好的朋友---面包师傅之子道别;在那里,我把妈妈拥进怀里,向她承诺尽可能回来看她。

    我们都有一个魂牵梦萦的故乡,可真正回去后往往觉得不是自己记忆中的摸样,毕竟当年的那些人已经不在了,毕竟我们已经不是当年的自己了。可离开时又会忍不住开始思念,周而往返,这是每个人都逃脱不了的宿命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周两本书07:基督教与西方文化、偷影子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nzrtftx.html